止言

· 童轩
世方喧利口,聒聒了不休。 圣教贵无言,之汝欲何求。 吾观夸毗子,肤险良可羞。 大易著明训,括囊无怨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喧闹,嘈杂。
  • 利口:能言善辩,口才好。
  • 聒聒:形容声音嘈杂。
  • 了不休:不停歇。
  • 圣教:指儒家经典或教义。
  • :重视。
  • 无言:沉默,不说话。
  • 之汝:对你来说。
  • 夸毗子:指夸夸其谈的人。
  • 肤险:表面上的危险或冒险。
  • 良可羞:确实令人羞愧。
  • 大易:指《易经》。
  • 著明训:明确的教诲。
  • 括囊:比喻闭口不言。
  • 怨尤:怨恨和不满。

翻译

世间正喧闹着那些能言善辩的人,他们的声音嘈杂不已,永不停歇。 儒家教义重视沉默,对你来说,你还有什么所求呢? 我看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他们表面的冒险行为实在令人羞愧。 《易经》中有明确的教诲,闭口不言,就不会有怨恨和不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喧利口”与“贵无言”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沉默和内省的推崇。诗中,“世方喧利口”描绘了世俗中人们争相发言、嘈杂不休的场景,而“圣教贵无言”则体现了儒家对沉默的重视,认为沉默是智慧和修养的体现。后文通过对“夸毗子”肤浅行为的批评,进一步强调了沉默的价值,指出真正的智者应如《易经》所教导的那样,选择闭口不言,以避免无谓的纷争和怨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童轩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