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遣兴

渔渊水深,采芝云迷。 寄怀云水,抗志高栖。 严霜陨木,归鸿背飞。 天寒日短,途长行迟。 岁云暮矣,我心则悲。 神游八极,身囿两仪。 宇宙为旅,万物为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渔渊:捕鱼的水域。
  • 采芝:采集灵芝,常指隐居山林。
  • 抗志:坚持高尚的志向。
  • 高栖:高处栖息,比喻隐居。
  • 严霜:严寒的霜。
  • 陨木:落叶。
  • 归鸿:归来的大雁。
  • 背飞:向相反的方向飞去。
  • 岁云暮矣:岁月已晚,指年末。
  • 八极:八方极远之地,指极远的地方。
  • 身囿两仪:身体受限于天地之间。
  • 宇宙为旅:将宇宙视为旅行的场所。
  • 万物为徒:将万物视为同伴。

翻译

在深邃的水域捕鱼,于云雾缭绕的山中采集灵芝。 我寄托情怀于云水之间,坚持高尚的志向,向往隐居的生活。 严寒的霜冻使树木落叶,归来的大雁向相反的方向飞去。 天冷了,日子变短,旅途漫长,行走变得缓慢。 岁月已晚,我的心中充满了悲伤。 我的精神遨游于八方极远之地,而身体却受限于天地之间。 我将宇宙视为旅行的场所,将万物视为我的同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湛若水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诗中,“渔渊”与“采芝”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而“抗志高栖”则表达了他坚持高尚志向的决心。通过“严霜陨木,归鸿背飞”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哀愁。最后,诗人以宇宙为旅,万物为徒的宏大视角,展现了他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