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衡山:人名,即文徵明,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 内翰:古代对翰林的别称。
- 南岳:指衡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
- 精舍:原指僧人修炼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作者在衡山的住所。
- 追扳:追随,攀附,这里指相约共同前往。
翻译
谁不说文衡山好,听说衡山的消息让我喜笑颜开。 我在衡山有一处旧时的住所,相约在月光下一起前往。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文衡山的向往和对旧日住所的怀念。诗中“谁人不说文衡山”一句,既显示了文衡山的名声,也表达了作者对文衡山的敬仰。后两句则通过“旧精舍”和“相期月底共追扳”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与文衡山共同前往南岳的期待和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和吴藤川再至天关用旧韵三首因示诸生 》 —— [ 明 ] 湛若水
- 《 浚烟霞后洞新泉得七石榻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韵介溪太宰灵谷寺见寄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少司徒王舆浦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水藤吴君名纯号藤川行年七十七好学不倦来访天关执弟子礼次韵二首赠之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太常博士李九皋养病还金华 》 —— [ 明 ] 湛若水
- 《 题扇寄严介翁阁老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西溪张都宪之南都总督粮储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