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荅诗十首和思归乐

天下有道见,无道卷怀之。 此乃圣人语,吾闻诸仲尼。 矫矫四先生,同禀希世资。 随时有显晦,秉道无磷缁。 秦皇肆暴虐,二世遘乱离。 先生相随去,商岭采紫芝。 君看秦狱中,戮辱者李斯。 刘项争天下,谋臣竟悦随。 先生如鸾鹤,去入冥冥飞。 君看齐鼎中,焦烂者郦其。 子房得沛公,自谓相遇迟。 八难掉舌枢,三略役心机。 辛苦十数年,昼夜形神疲。 竟杂霸者道,徒称帝者师。 子房尔则能,此非吾所宜。 汉高之季年,嬖宠钟所私。 冢嫡欲废夺,骨肉相忧疑。 岂无子房口,口舌无所施。 亦有陈平心,心计将何为。 皤皤四先生,高冠危映眉。 从容下南山,顾盼入东闱。 前瞻惠太子,左右生羽仪。 却顾戚夫人,楚舞无光辉。 心不画一计,口不吐一词。 闇定天下本,遂安刘氏危。 子房吾则能,此非尔所知。 先生道既光,太子礼甚卑。 安车留不住,功成弃如遗。 如彼旱天云,一雨百谷滋。 泽则在天下,云复归稀夷。 勿高巢与由,勿尚吕与伊。 巢由往不返,伊吕去不归。 岂如四先生,出处两逶迤。 何必长隐逸,何必长济时。 由来圣人道,无朕不可窥。 卷之不盈握,舒之亘八陲。 先生道甚明,夫子犹或非。 愿子辨其惑,为予吟此诗。
拼音

注释

得马上话别:一作「得马上语别」。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卷怀:收藏,隐退。
  • 矫矫:出众的样子。
  • :天赋,天资。
  • 显晦:显赫与隐晦,指人世的盛衰荣辱。
  • 磷缁:磨损和污染,比喻受外界影响而改变本色。
  • :遭遇。
  • 紫芝:一种真菌,古代隐士常采以充饥,比喻隐居生活。
  •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常用来比喻政权。
  • 焦烂:烧焦和腐烂,比喻遭受严重打击或挫折。
  • 皤皤:白发苍苍的样子。
  • :宫中的旁门,也指后宫。
  • 羽仪:羽翼,比喻辅佐的人。
  • 闇定:暗中决定。
  • 稀夷:稀疏平和的样子。
  • 逶迤:曲折前进。
  • :征兆,迹象。
  • 八陲:八方边远之地。

翻译

天下太平之时就出来做事,不太平就隐退。这是圣人的话,我听说是孔子说的。出众的四位先生,都拥有世所罕见的天赋。他们随着时世的盛衰而显赫或隐晦,坚守道义不受外界影响。秦皇暴虐无道,二世又遭遇乱世。先生们随之隐居,去商岭采紫芝。你看秦朝的狱中,被杀的是李斯。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谋士们都愿意跟随。先生们像鸾鹤一样,飞入深远的冥冥之中。你看齐国的鼎中,焦烂的是郦食其。张良遇到刘邦,自认为相遇得太晚。他运用八难的策略,三略的心机。辛苦了十几年,日夜操劳。最终走上了霸道,徒有帝师之名。张良你能做到,但这不是我所适合的。汉高祖晚年,宠爱所私。嫡子想要废夺,骨肉之间相互猜疑。难道没有张良的口才,但口舌无处施展。也有陈平的心思,但心计又能如何。白发苍苍的四位先生,高冠映眉。从容地离开南山,顾盼进入东闱。前瞻惠太子,左右生羽翼。回头看戚夫人,楚舞失去了光辉。心中没有一计,口不吐一词。暗中决定了天下的根本,于是安定了刘氏的危机。张良我能做到,但这不是你所知道的。先生们的道义已经光大,太子的礼节非常谦卑。安车留不住,功成身退如同弃物。就像那旱天的云,一雨百谷得以滋润。泽被天下,云又归于稀疏平和。不要高看巢父和许由,不要崇尚吕不韦和伊尹。巢父和许由一去不复返,伊尹和吕不韦一去不归。岂如四位先生,出处两相曲折。何必长久隐逸,何必长久济世。由来圣人的道,无迹可寻。卷起来不满一把,展开来遍布八方。先生们的道义非常明确,夫子或许还有所非议。愿你能辨别这些疑惑,为我吟诵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四位隐士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政的批判。诗中,白居易借用历史人物和典故,对比了隐士的高洁与世俗的污浊,强调了坚守道义、不受外界影响的重要性。他通过描绘四位先生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他们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体现了白居易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