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卜筑:选择建筑地点。
- 杪(miǎo):树梢,比喻高远的地方。
- 酬:回应,这里指与渔父对话。
- 沧浪:水名,这里指水边。
翻译
池上的亭台选址幽深,石桥西侧是连绵的山峰阴影。 曲折的水流环绕着岸边,新栽的松树已初具林木之姿。 天际的云霞时隐时现,水中的鱼鸟共同浮沉。 我闲适的心情还未与渔父对话,夕阳下的沧浪静静地自我吟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池上亭台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诗中“卜筑深”、“万峰阴”等词句,勾勒出亭台的幽静与周围环境的壮阔。后句以云霞、鱼鸟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结尾的“未欲酬渔父”、“静自吟”则透露出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境。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送范涵虚太史请假南归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朱大司空挽歌八首 》 —— [ 明 ] 于慎行
- 《 东园即事 》 —— [ 明 ] 于慎行
- 《 寿李北山先生八十 》 —— [ 明 ] 于慎行
- 《 叶台山宗伯入贺过访夜集 》 —— [ 明 ] 于慎行
- 《 闻胡竺西山人被絷有怀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对酒行送朱廷评可大左迁汝州别驾 》 —— [ 明 ] 于慎行
- 《 送邑侯见廷张君入觐二首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