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鳞还郡后未有迁命赋此寄之

挥手东风满客裾,蓟门青草立踟蹰。 何谗季布仍为守,未病虞卿好著书。 别去云霄摧肮脏,愁来天地借吹嘘。 还应济上千秋月,已照邢州五马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于鳞:人名,即李攀龙,明代文学家,与王世贞同为“后七子”之一。
  • 迁命:指升迁的命令。
  • 挥手:挥动手臂,表示告别。
  • 客裾:裾,衣服的前后部分。客裾,指客人的衣襟。
  • 蓟门:地名,指北京。
  • 青草:春天的草,代表生机。
  • 立踟蹰:站立犹豫,形容心情复杂。
  • :诽谤,说别人的坏话。
  • 季布:人名,西汉初年名将,以忠诚著称。
  • :守卫,这里指坚守职位。
  • 虞卿:人名,战国时期赵国名士,好著书立说。
  • 著书:写作书籍。
  • 云霄:高空,比喻高位。
  • 肮脏:这里指高洁不屈。
  • 愁来:忧愁到来。
  • 天地:指整个世界。
  • 吹嘘:吹拂,比喻帮助或支持。
  • 济上:地名,指济水之上。
  • 千秋月:长久不变的月亮,比喻永恒。
  • 邢州:地名,今河北邢台。
  • 五马车:古代高官的座车,五匹马拉,象征高官显贵。

翻译

在春风中挥手告别,你的衣襟沾满了东方的风尘,站在蓟门的青草地上,你犹豫不决。 尽管有人诽谤,你仍像季布一样坚守职位,未曾生病,却像虞卿一样喜欢著书立说。 你离开后,仿佛云霄中的高洁之气被摧折,当忧愁来临时,我只能向天地寻求吹拂般的支持。 而济水之上的千秋明月,已经照耀着邢州的五马车,预示着你的高升。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寄给李攀龙的,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与祝愿。诗中通过对比季布和虞卿的典故,赞美了李攀龙的忠诚与才华。末句以济上的明月和邢州的五马车为喻,预示着李攀龙未来的升迁与荣耀,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深切关怀。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