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高

· 皎然
伯英死后生伯高,朝看手把山中毫。 先贤草律我草狂,风云阵发愁钟王。 须臾变态皆自我,象形类物无不可。 阆风游云千万朵,惊龙蹴踏飞欲堕。 更睹邓林花落朝,狂风乱搅何飘飘。 有时凝然笔空握,情在寥天独飞鹤。 有时取势气更高,忆得春江千里涛。 张生奇绝难再遇,草罢临风展轻素。 阴惨阳舒如有道,鬼状魑容若可惧。 黄公酒垆兴偏入,阮籍不嗔嵇亦顾。 长安酒榜醉后书,此日骋君千里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伯英:指张旭,唐代书法家,被誉为“草圣”。
  • 伯高:指张伯高,即张旭。
  • 山中毫:指山中的野兽毛,这里比喻书法用的毛笔。
  • 草律:草书的一种,指草书的规律。
  • 草狂:指草书的狂放不羁。
  • 钟王:指钟繇和王羲之,两位著名的书法家。
  • 阆风:神话中的山名,这里比喻高远。
  • 邓林:神话中的树林,这里比喻繁茂。
  • 黄公酒垆:指黄公酒肆,古代著名的酒肆。
  • 阮籍: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以放达不羁著称。
  • :指嵇康,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音乐家,与阮籍齐名。

翻译

张旭死后,张伯高继承了他的书法艺术,每天手持山中野兽毛制成的毛笔练习。 先贤们创造了草书的规律,而我则追求草书的狂放不羁,让风云变幻的气势令钟繇和王羲之都感到忧愁。 片刻之间,书法的变态都出自我的手笔,形象地描绘万物无所不能。 如同阆风山上的游云千万朵,惊龙般的笔触踢踏飞舞,仿佛要坠落。 又如邓林中的花儿在朝霞中飘落,狂风乱搅,何等飘逸。 有时笔凝空中,情感如同寥廓天空中独飞的鹤。 有时气势更加高昂,回忆起春江千里波涛。 张生的书法奇绝难以再遇,草书完成后,临风展开轻薄的素纸。 阴惨阳舒之间似乎有道,鬼怪般的形状和容貌似乎令人畏惧。 黄公酒肆中的兴致特别高涨,阮籍不怒,嵇康也关注。 长安的酒榜醉后书写,这一日,我尽情地驰骋千里。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张伯高的书法艺术,将其与先贤张旭相比,展现了张伯高草书的狂放不羁和变幻莫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将书法比作惊龙、游云、落花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书法的动态美和气势。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张伯高书法的极高评价。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草书艺术的魅力。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