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萧何

相国超诸将,收图不取金。 无双识韩信,画一付曹参。 名益图麟著,功将汗马深。 如何灭秦佐,偏结故侯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相国:指萧何,汉朝开国功臣,曾任相国。
  • :超越。
  • 收图:指收集地图,这里指萧何在刘邦入咸阳时,不取金银财宝,而是收集秦朝的图书资料。
  • 无双:独一无二,这里指萧何识人眼光独到。
  • :识别,发现。
  • 韩信:汉初名将,被萧何发现并推荐给刘邦。
  • 画一:指制定统一的法令制度。
  • 曹参:汉初名臣,与萧何同为刘邦的重要辅佐。
  • 名益图麟:名声更加显赫,图麟指绘有麒麟的图画,象征吉祥和尊贵。
  • 功将汗马:功劳如同汗马功劳,形容功劳极大。
  • 灭秦佐:指帮助刘邦灭掉秦朝。
  • 故侯:指秦朝的旧贵族。

翻译

萧何这位相国超越了其他将领,他在收集秦朝的地图时不取金银。他独一无二地发现了韩信,制定了统一法令并交付给曹参执行。他的名声因此更加显赫,他的功劳如同汗马功劳一样深厚。然而,他为何在帮助刘邦灭掉秦朝的同时,又偏偏与秦朝的旧贵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呢?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萧何的卓越才能和深厚功绩。诗中,“收图不取金”展现了萧何的远见卓识,他重视的是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治理,而非眼前的财富。通过“无双识韩信”和“画一付曹参”,诗人强调了萧何在人才选拔和制度建设上的重要贡献。结尾的“如何灭秦佐,偏结故侯心”则提出了一个历史之谜,引人深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萧何作为一代名相的风采。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