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 王恭
极浦遥山外,荒江瘴海头。 夕岚松叶暗,孤屿鸟声幽。 塞笛飘寒泪,邻讴起莫愁。 连天秋草色,归思日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极浦(jí pǔ):遥远的水边。
  • 荒江:荒凉的江河。
  • 瘴海(zhàng hǎi):指热带或亚热带潮湿地区的有害气体,这里指荒凉的海边。
  • 夕岚(xī lán):傍晚的雾气。
  • 孤屿(gū yǔ):孤立的小岛。
  • 塞笛(sāi dí):边塞的笛声。
  • 邻讴(lín ōu):邻里的歌声。
  • 莫愁:一种曲调名,这里指歌声。
  • 归思(guī sī):归乡的思念。

翻译

在遥远的水边和山外,荒凉的江河与瘴气弥漫的海头。傍晚的雾气使得松叶显得更加暗淡,孤立的小岛上鸟儿的叫声显得格外幽静。边塞的笛声飘来,让人不禁流下寒冷的泪水,邻里的歌声响起,却无法消除忧愁。连绵不断的秋草色彩,归乡的思念日复一日,悠悠不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边塞荒凉、思乡情切的画面。通过“极浦遥山”、“荒江瘴海”等意象,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遥远。诗中的“夕岚松叶暗,孤屿鸟声幽”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加深了孤独与寂寞的氛围。后两句“塞笛飘寒泪,邻讴起莫愁”巧妙地通过声音的对比,表达了边塞士兵的哀愁与对家乡的思念。结尾的“连天秋草色,归思日悠悠”则以秋草为背景,抒发了深沉的归乡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