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荼蘼

· 王恭
手挽长条刺拂衣,淡黄疏白共芳菲。 五陵年少无拘系,落尽残香未肯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荼蘼(tú mí):一种植物,又称野蔷薇,花白色,有香气。
  • 长条:指荼蘼的枝条。
  • 刺拂衣:枝条上的刺触碰到了衣服。
  • 淡黄疏白:形容荼蘼花的颜色,淡黄色和白色相间。
  • 芳菲:花草的香气。
  • 五陵年少:指京城中的贵族子弟。
  • 无拘系:没有束缚,自由自在。
  • 残香:残留的花香。

翻译

我手中挽着荼蘼的长枝条,它的刺轻轻拂过我的衣裳,那淡黄与疏白的色彩共同散发着芬芳。京城中的贵族少年们自由自在,即使花香已渐渐消散,他们仍不愿离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里荼蘼花的美丽与贵族少年们的闲适生活。诗中,“手挽长条刺拂衣”生动地表现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而“淡黄疏白共芳菲”则进一步以色彩和香气渲染了春日的氛围。后两句“五陵年少无拘系,落尽残香未肯归”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少年们的无忧无虑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青春的赞美。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