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日方别驾携酒殽见过因怀徐荆州

客泪秋能下,人情老自知。 塞寒鸿雁早,江暖鞠华迟。 对酒怜吴语,闻歌忆《楚辞》。 明年谁更健,重把紫萸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鞠华:即菊花。鞠,通“菊”。
  • 紫萸:紫色的茱萸。茱萸,一种植物,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

翻译

秋天的泪水似乎能够自然流淌,人到了老年自然能体会到人情冷暖。 边塞的寒冷使得鸿雁早早南飞,而江边的温暖让菊花开放得稍晚。 与朋友对饮,听着吴地的方言,不禁想起《楚辞》中的歌谣。 明年不知谁还能健在,再次举杯共赏紫色的茱萸枝。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秋天的景象和老年人的感慨,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哀愁。诗中“客泪秋能下”一句,巧妙地将秋天的萧瑟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深沉的哀愁。后文通过对鸿雁、菊花、吴语、《楚辞》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结尾的“明年谁更健,重把紫萸枝”则带有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情的珍视,增添了诗的深度和韵味。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