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厓

· 徐渭
崇厓薄瘴接遥天,兵马宵征踏月圆。 渐度重关增曙影,半留行灶减炊烟。 万山束路通千里,二水分流各一边。 蜀道传来还觉险,高歌一曲使人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崇厓(chóng yái):地名,指崇山峻岭。
  • 薄瘴(bó zhàng):浓雾弥漫的地方。
  • 宵征(xiāo zhēng):夜间出征。
  • 曙影(shǔ yǐng):黎明的光影。
  • 行灶(xíng zào):行军时的灶台。
  • 炊烟(chuī yān):炊烟,指炊事的烟气。
  • 束路(shù lù):指山脉交错的地方。
  • 蜀道(shǔ dào):指通往蜀地的道路。

翻译

崇山峻岭连绵起伏,浓雾弥漫接近苍天,夜间兵马出征踏着明月圆。渐渐穿越重重关隘,晨曦的光影逐渐增加,半路上停留烹饪食物的灶台冒着炊烟。千山万水纵横交错,两条河流各自奔流一侧。传闻蜀道险峻难行,但一曲高歌却让人感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壮美的山川景色和行军途中的艰辛。作者通过描写崇山峻岭、浓雾弥漫的景象,以及兵马夜间出征的场景,展现了壮阔的自然风光和军队的壮丽气象。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行军途中的辛苦和危险,但在这艰难之际,高歌一曲却能激发人们的感怀和豪情。整体氛围庄严肃穆,展现了古代士兵的坚韧和豪情。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阴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画工花草竹石,笔墨奔放淋漓,富于创造。知兵好奇计,客胡宗宪幕,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宗宪下狱,渭惧祸发狂自戕不死。又以击杀继妻,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得张元忭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辄慷慨悲歌。晚年贫甚,有书数千卷,斥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以终其生。有《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