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句十六韵奉寄权都事
潦倒年踰五十三,树犹如此我何堪。
羞将出处传书简,祗把须眉照石潭。
天上有花徒妄想,床头无酒肯沈酣。
荷衣野制绲为带,竹粉儒冠铁作簪。
自分病怀常琐琐,忍听蛮语久諵諵。
异端梵典非瞠后,吾道诗书是指南。
此日老夫谁比数,向来多士饱曾参。
每添亡国千行泪,敢念慈亲三寸甘。
散朗沗同嵇绍面,清狂未许阿戎谈。
綵云笔下朝题凤,白苧歌前夜扫蚕。
丞相远闻劳仄席,郎官何事若停骖。
手麾敌垒喧翻鼓,威镇长江气吐镡。
马齧短莎风骀荡,莺啼细柳雨䰐鬖。
春生野艇新尝荻,水足圩田好种蚶。
俊伟声名那可并,清高文字未宜探。
白头晚节无馀事,只愿兴修礼晦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潦倒(liǎo dǎo):颓废失意。
- 树犹如此我何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意指树木尚且如此,我怎能忍受。
- 出处:指文章或言论的来源。
- 须眉:指男子。
- 石潭:深水池。
- 绲(gǔn):织成的带子。
- 竹粉儒冠铁作簪:形容儒者的装束。
- 自分:自认为。
- 琐琐:形容事情繁杂琐碎。
- 蛮语:指方言或难以理解的语言。
- 諵諵(nán nán):形容说话声。
- 瞠(chēng):瞪眼直视。
- 吾道:我的学说或主张。
- 比数:比较。
- 慈亲:指母亲。
- 三寸甘:指母亲的乳汁。
- 散朗:形容人的性格开朗。
- 沗同:同“忝”,谦词,表示自己不配。
- 嵇绍:晋代文学家嵇康之子,以才学著称。
- 清狂:清高狂放。
- 阿戎:对年轻男子的称呼。
- 綵云:五彩云。
- 题凤:指题诗。
- 白苧歌:古代歌曲名。
- 扫蚕:指养蚕。
- 仄席:斜坐,表示恭敬。
- 停骖:停马。
- 敌垒:敌人的营垒。
- 威镇长江气吐镡:形容威风凛凛,气势如虹。
- 马齧短莎风骀荡:马在吃短草,风吹得草摇摆不定。
- 莺啼细柳雨䰐鬖:莺鸟在细柳间啼叫,雨丝细细密密。
- 圩田:围起来的田地。
- 种蚶:种植蚶子。
- 俊伟声名:指名声显赫。
- 清高文字:指高雅的文学作品。
- 礼晦庵:指修习礼仪。
翻译
颓废失意,年过五十三,树木尚且如此,我怎能忍受。羞于将自己的出处写进书简,只把男子的形象映照在深水池中。天上的花朵徒劳地妄想,床头没有酒,怎肯沉醉。野外的衣裳用织成的带子系着,儒者的帽子用铁簪固定。自认为病中的心情总是琐碎,忍心听那些难以理解的语言长时间地说话。异端的梵文经典并非我瞪眼直视后才理解,我的学说和诗书是指南。今天的老夫谁来比较,过去的多士都曾饱读经书。每当想起亡国的悲痛,就流下千行泪,怎敢想念母亲的三寸甘甜乳汁。开朗的性格自认为不配与嵇绍相比,清高的狂放未许与阿戎谈论。五彩云下笔下题诗,白苧歌前夜扫蚕。丞相远闻后劳心斜坐,郎官为何事停马。手挥敌垒,喧闹的鼓声翻滚,威风凛凛地镇守长江,气势如虹。马在吃短草,风吹得草摇摆不定,莺鸟在细柳间啼叫,雨丝细细密密。春天里,野艇上新尝荻草,水田里种蚶子。显赫的名声那可比,高雅的文学作品未宜探究。白发晚节无他事,只愿兴修礼仪。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潦倒年踰五十三”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现状的不满。随后的诗句中,作者通过对比自然与人生、理想与现实,展现了自己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修习礼仪的愿望,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