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遇寒食二首

桑柘村村已禁烟,萧条井邑傍山前。 了无诗酒空三月,如此时光又一年。 对景莺花如寄尔,见人儿女倍潸然。 业儒不及为农好,麦已登场蚕又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桑柘(sāng zhè):桑树和柘树,常用来指代农村。
  • 禁烟:指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 井邑:指乡村。
  • 了无:完全没有。
  • 莺花:指春天的景象,莺鸟和花朵。
  • 倍潸然:倍感悲伤。
  • 业儒:从事儒学,指读书人。
  • 登场:指麦子成熟收割。
  • 蚕又眠:指蚕进入休眠期,即蚕茧形成。

翻译

村庄里处处桑柘树,寒食节已至,家家户户都禁了烟火,四周的山前乡村显得格外萧条。整整三个月没有诗酒相伴,这样的时光又过去了一年。面对春景中的莺鸟和花朵,仿佛它们也在寄托着什么,看到别人的孩子更是倍感悲伤。作为读书人,我感到自己不如农夫过得好,麦子已经收割,蚕儿也进入了休眠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寒食节期间的乡村景象,通过对比诗人的孤独与农夫的丰收,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桑柘村村已禁烟”和“萧条井邑傍山前”描绘了节日的冷清和乡村的萧条,而“了无诗酒空三月”则透露出诗人的孤寂和无奈。最后两句“业儒不及为农好,麦已登场蚕又眠”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羡慕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洪希文

元兴化莆田人,字汝质,号去华山人。洪岩虎子。郡学聘为训导。诗文激宕淋漓,为闽人之冠。有《续轩渠集》。 ► 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