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鹤遗音苏武慢并序
智不如愚,辩何如讷,大巧又何如拙。螳黠蝉痴,鹤长凫短,总是一番消歇。逝者如斯,挠之不浊,止水本来明彻。君试看、云散天开,见出自家秋月。
谁种得、白雪黄芽,交梨火枣,不怕北风吹裂。头上簪花,手中拍板,稽首金银宫阙。见说麻姑,高骑鹏背,载酒过门相谒。便呼童、拗折松枝,扫取一庭残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螳黠蝉痴:螳螂狡猾,蝉儿痴呆。比喻世间的智愚相对。
- 鹤长凫短:鹤的腿长,凫(野鸭)的腿短。比喻事物的长短不一。
- 消歇:消失,停止。
- 逝者如斯:出自《论语》,意指时间流逝如水。
- 挠之不浊:搅动它也不会变浑浊。比喻心性坚定,不受外界干扰。
- 止水本来明彻:静止的水自然清澈。比喻心境清明。
- 白雪黄芽:道教中指炼丹的原料。
- 交梨火枣:道教中指炼丹的原料。
-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低头以示尊敬。
- 麻姑:道教中的女仙。
- 高骑鹏背:比喻仙人乘风而行。
- 拗折:折断。
翻译
智慧不如愚笨,能言善辩何如沉默寡言,技艺高超又何如朴实无华。螳螂狡猾,蝉儿痴呆,鹤的腿长,凫的腿短,这一切最终都会消逝。时间像流水一样流逝,搅动它也不会变浑浊,静止的水自然清澈。你看,云散天开,显现出自己的秋月。
谁种下了白雪和黄芽,交梨和火枣,不怕北风的吹袭。头上戴着花,手中拍打着板子,向着金银的宫阙低头致敬。听说麻姑,骑着大鹏,带着酒经过门前拜访。便叫童子,折断松枝,扫去庭院中的残雪。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智慧与愚笨、能言与沉默、技艺与朴实,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道教意象,如白雪黄芽、交梨火枣等,展现了作者对于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云散天开、秋月显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清净的境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