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后偶成

孤愤凭谁诉,长歌聊自怡。 整衣怜瘦减,扶杖觉衰迟。 小饮非愁敌,轻寒与睡宜。 今朝春雨好,稚子莫啼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孤愤:孤独和愤怒的情绪。
  • :依靠。
  • :姑且。
  • 自怡:自我愉悦。
  • :怜悯,此处指自我怜悯。
  • 瘦减:消瘦。
  • 扶杖:拄着拐杖。
  • 衰迟:衰老迟缓。
  • 小饮:少量饮酒。
  • 愁敌:对抗忧愁。
  • 轻寒:轻微的寒意。
  • 睡宜:适宜睡眠。
  • 稚子:小孩子。
  • 莫啼饥:不要因饥饿而哭泣。

翻译

孤独和愤怒的情绪无人可以倾诉,只能通过长歌来姑且自我愉悦。整理衣服时怜悯自己因消瘦而显得宽松,拄着拐杖感觉到衰老的迟缓。少量饮酒并非为了对抗忧愁,而是轻微的寒意让人感觉适宜睡眠。今天春雨绵绵,希望小孩子不要因为饥饿而哭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孤独中的自我慰藉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孤愤凭谁诉,长歌聊自怡”展现了作者在无人理解的情况下,通过歌唱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后文通过“整衣怜瘦减,扶杖觉衰迟”描绘了作者身体的衰弱,而“小饮非愁敌,轻寒与睡宜”则透露出一种淡然面对生活苦难的态度。最后,“今朝春雨好,稚子莫啼饥”则带有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幼小生命的关怀,体现了作者的慈悲心肠。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人段克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段克己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金末以进士贡。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馀廿年而卒,人称为遁庵先生。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遗文为《二妙集》,刻之家塾。临川吴澄为之序曰: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其诗如:「冤血流未尽,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战,何当洗甲兵。」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