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上人病閒

叹息维摩老病身,散花丈室久无人。 呼儿却问文殊疾,公案而今脱地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维摩:指维摩诘,佛教中著名的居士,常以患病之身示现,此处比喻翠微上人。
  • 丈室:指僧人的居室。
  • 文殊:文殊菩萨,佛教中智慧的象征,此处可能指翠微上人的弟子或侍者。
  • 公案:佛教禅宗用语,指禅宗祖师的一段言行,或是一个小故事,其隐含深刻的禅理。

翻译

叹息那位翠微上人,如维摩诘般老病之身,他的居室久已无人问津。 呼唤弟子来询问,如同问及文殊菩萨的疾病,这新的禅宗故事已经脱离了地面的束缚。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翠微上人的孤寂与超脱。诗中将翠微上人比作维摩诘,强调其老病之身与丈室的冷清,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后两句通过“呼儿却问文殊疾”的情节,暗示了翠微上人对禅理的深刻理解和传授,而“公案而今脱地新”则表达了禅宗故事的新意和超越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诗人段克己对禅宗哲理的独到领悟。

段克己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金末以进士贡。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馀廿年而卒,人称为遁庵先生。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遗文为《二妙集》,刻之家塾。临川吴澄为之序曰: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其诗如:「冤血流未尽,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战,何当洗甲兵。」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