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读高昌佥宪公唐律十二首爱其清新雄杰殆本天成非吟哦造次可得韩退之慕樊宗师文苏子瞻拟黄鲁直体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区区虽欲效颦第恐唐突西施耳和游张公洞
青天为幕望边开,未许轩辕驾鹤来。
坐久溪山出图画,夜深星斗挂楼台。
刚风不动擎天力,末俗须烦砥柱才。
王粲登临应有赋,人间万事等浮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伏读:俯首阅读。
- 高昌佥宪公:指高昌的官员。
- 唐律:唐代诗歌的格律。
- 清新雄杰:清新脱俗,雄浑有力。
- 本天成:自然天成,非人工雕琢。
- 吟哦:吟咏。
- 造次:匆忙,仓促。
- 韩退之:韩愈,唐代文学家。
- 樊宗师: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朋友。
- 苏子瞻:苏轼,宋代文学家。
- 黄鲁直:黄庭坚,宋代文学家。
- 效颦:模仿皱眉,比喻不自量力地模仿。
- 唐突:冒犯,不敬。
- 西施:古代美女,比喻美好的事物。
- 刚风:强劲的风。
- 末俗:末世的习俗,指不良风气。
- 砥柱才: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才。
- 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
- 登临:登山临水,泛指游览山水。
- 浮埃:浮尘,比喻世间的纷扰。
翻译
我俯首阅读高昌官员所写的唐代风格的十二首诗,喜爱它们清新脱俗、雄浑有力的风格,这些诗作仿佛自然天成,非匆忙间吟咏所能达到。韩愈曾仰慕樊宗师的文风,苏轼曾模仿黄庭坚的文体,正是因为他们有相似之处,所以才能模仿得如此相似。我虽然也想模仿,但恐怕会不自量力,冒犯了这些美好的诗作。这首诗是和游张公洞的作品。
青天如幕布般展开在边疆,不允许轩辕黄帝驾鹤而来。 久坐溪山之间,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夜深时星斗挂在楼台之上。 强劲的风不动如擎天之柱,末世的不良风气需要有担当的人才来支撑。 王粲登高望远时必有赋诗,人间万事不过如浮尘一般。
赏析
这首作品以清新雄浑的笔触赞美了高昌佥宪公的诗作,并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青天为幕望边开”等句,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而“刚风不动擎天力”则隐喻了坚定不移的品格。结尾提到“人间万事等浮埃”,透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
唐桂芳的其他作品
- 《 严陵钱君瑞醉中索题环秀楼诗 》 —— [ 元 ] 唐桂芳
- 《 贺姚叔器卜筑溪南 》 —— [ 元 ] 唐桂芳
- 《 孤也不天十有二年矣我先君读书号该博凡平生辛苦而得之者仅见于文辞仕又最晚而位不大显海内器赏不过大参王公继学侍御张公梦臣数人而已呜呼痛哉其忍言诸日者辱养吾先生为题文集五首并序铭一通 》 —— [ 元 ] 唐桂芳
- 《 送杨曾之浙东 》 —— [ 元 ] 唐桂芳
- 《 近辟一室扁曰琴书所或者病其湫隘不称隐者之居也率二儿各和陶诗 》 —— [ 元 ] 唐桂芳
- 《 满江红 》 —— [ 元 ] 唐桂芳
- 《 题程经历纪异诗卷 》 —— [ 元 ] 唐桂芳
- 《 凿池觅金鲫四首 其三 》 —— [ 元 ] 唐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