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嘉主簿母夫人李氏墓铭后

· 徐贲
蚤岁传贞节,名家出令仪。 萱堂宜享寿,蒿里忽成悲。 子哭雷鸣夜,人看露降时。 西亭墓前树,争为护新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蚤岁:早年。蚤(zǎo),古同“早”。
  • 贞节:指妇女坚守节操,不失身、不改嫁。
  • 名家:指出身名门望族。
  • 令仪:美好的仪态。
  • 萱堂:指母亲。
  • 享寿:享有高寿,即长寿。
  • 蒿里:指墓地。
  • 子哭雷鸣夜:形容儿子在雷鸣之夜哭泣,表达深切的哀痛。
  • 人看露降时:指人们在露水降落时观看,这里可能指人们观看葬礼的场景。
  • 西亭:地名,可能是墓地所在的地方。
  • 新枝:比喻新的生命或希望。

翻译

早年就传扬着贞节的声誉,出身名门有着美好的仪态。 母亲本应享有长寿,却突然在墓地中成了悲伤的源头。 儿子在雷鸣之夜哭泣,人们在露水降落时观看。 西亭墓前的树,争相保护着新生的枝条。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王嘉主簿母夫人李氏的哀悼和敬仰。诗中,“蚤岁传贞节,名家出令仪”赞美了李氏的高尚品德和出身名门。后两句“萱堂宜享寿,蒿里忽成悲”则突出了生命的无常和突如其来的悲伤。最后两句通过对墓前树木的描写,寄托了对逝者后代的希望和对生命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