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渔舟风雨图

· 吴澄
蓑笠寒飕飕,一篙背拳曲。 有人方醉眠,酒醒失茅屋。
拼音

所属合集

#渔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是古代农民或渔夫用来防雨的用具。
  • 飕飕(sōu sōu):形容风声。
  • (gāo):撑船用的长竹竿。
  • 拳曲(quán qū):弯曲,形容篙被用力撑船而弯曲的样子。
  • 茅屋(máo wū):用茅草盖顶的简陋房屋。

翻译

蓑衣和斗笠在寒风中飕飕作响,一根长竹竿因撑船而弯曲。 有人刚刚从醉眠中醒来,却发现自己的茅屋不见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渔舟在风雨中的图景,通过“蓑笠寒飕飕”和“一篙背拳曲”生动地表现了渔夫在恶劣天气中的艰辛。后两句“有人方醉眠,酒醒失茅屋”则巧妙地转折,以醉眠者的视角,突显了渔夫生活的无常和艰辛,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深刻同情。

吴澄

吴澄

元抚州崇仁人,字幼清,晚字伯清。幼颖悟,既长,博通经传。宋咸淳间举进士不第,还居草屋,学者称草庐先生。元世祖遣程钜夫求贤江南,起至京师,寻以母老辞归。成宗大德末除江西儒学副提举,以疾去。武宗即位,召为国子监丞,升司业,迁翰林学士。泰定帝时为经筵讲官,修《英宗实录》,命总其事。实录成,复弃官归。四方士负笈来学者,常不下千数百人。少暇,即著书。有《易纂言》、《仪礼逸经传》、《礼记纂言》、《春秋纂言》、《吴文正集》等。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