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马嘶山留题寺中

· 宋褧
鸡鸣山接马嘶山,万壑晴云井底看。 湍涧萦纡五十度,石梯荦确百千盘。 光华固有周原重,险阻其如蜀道难。 题罢新诗动高兴,五湖何处水云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鸡鸣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马嘶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万壑晴云:形容山中云雾缭绕,晴朗时的景象。
  • 井底看:比喻从低处仰望高山,如同从井底看天。
  • 湍涧:急流的山涧。
  • 萦纡(yíng yū):曲折回旋。
  • 五十度:此处指山涧曲折回旋的次数,并非精确数字。
  • 石梯荦确(luò què):形容石阶险峻不平。
  • 百千盘:形容山路曲折多变。
  • 光华:光彩,光辉。
  • 周原:广阔的原野,这里指山川的壮丽。
  • 险阻:艰险难行的路途。
  • 蜀道难:指四川的道路艰险难行,出自李白的《蜀道难》。
  • 题罢新诗:写完新的诗作。
  • 动高兴:激发起高昂的兴致。
  • 五湖:泛指中国南方的湖泊,如太湖、鄱阳湖等。
  • 水云宽:形容水天一色,广阔无垠的景象。

翻译

鸡鸣山与马嘶山相连,站在山谷中仰望,晴朗的云雾在万壑间缭绕。 急流的山涧曲折回旋,仿佛经过了五十次转折,险峻的石阶蜿蜒而上,似乎有百千个盘旋。 这里的山川壮丽,光彩夺目,但道路的艰险如同蜀道一般难行。 写完这首新诗后,心中激起了高昂的兴致,不禁想象着五湖之地,那水天一色的广阔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鸡鸣山与马嘶山的描绘,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与道路的艰险。诗中“万壑晴云井底看”一句,以井底看天比喻从低处仰望高山,形象生动。后文通过对山涧、石梯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山路的曲折与险峻。结尾处,作者通过“题罢新诗动高兴”表达了自己创作后的愉悦心情,并以“五湖何处水云宽”寄托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