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寄萧善之
绛河明月,到中秋、不比寻常三五。神女梦,寒生嫉妒,特地行云行雨。天上婵娟,人间阴晦,怅望成悽楚。金尊翠袖,澹然相对无语。
遥想天柱峰头,通宵宴赏,此地今何处。争似银桥侵汉表,直入琼楼玉宇。桂树婆娑,羽衣凌乱,偷得霓裳谱。素娥应笑,醉来狂兴如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绛河(jiàng hé):指银河。
- 婵娟(chán juān):形容月光明亮、美丽。
- 阴晦(yīn huì):昏暗不明。
- 悽楚(qī chǔ):悲伤凄凉。
- 翠袖(cuì xiù):指女子的衣袖,代指美女。
- 澹然(dàn rán):平静、淡泊的样子。
- 天柱峰(tiān zhù fēng):山峰名,这里指高耸入云的山峰。
- 银桥(yín qiáo):指银河,比喻为桥。
- 琼楼玉宇(qióng lóu yù yǔ):形容华美的宫殿。
- 婆娑(pó suō):形容树影摇曳的样子。
- 羽衣(yǔ yī):指仙人的衣服。
- 霓裳谱(ní cháng pǔ):指仙乐的曲谱。
- 素娥(sù é):指嫦娥,月宫中的仙女。
翻译
银河中的明月,到了中秋,比寻常的三五月圆更为明亮。神女的梦境,似乎连寒冷都生出了嫉妒,特地在这时行云布雨。天上的月光明亮美丽,人间却昏暗不明,怅望之下,心情变得悲伤凄凉。手持金杯,身旁有翠袖美女,我们却只是平静地相对无言。
遥想在那高耸的天柱峰头,通宵达旦地宴饮赏月,如今这样的地方又在何处呢?怎能比得上那银河之桥,直通华美的天宫。桂树的影子摇曳,仙人的羽衣凌乱,偷得了仙乐的曲谱。嫦娥应该会笑我,醉后的狂放兴致竟如此之大。
赏析
这首作品以中秋夜的明月为背景,通过对天上人间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慨。诗中“绛河明月”与“人间阴晦”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怅惘与凄楚。后文通过对天柱峰头宴赏的遥想,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