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楼观灯

· 吕诚
午夜冰轮烂不收,又看春色满南州。 沈香火底鳌山柱,翠幕星前羯鼓楼。 小队《天魔》花作阵,初筵云醴玉为舟。 要知此景非人世,何必罗公作幻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冰轮:指月亮。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沈香:一种香木,这里指燃烧沈香的香气。
  • 鳌山:古代神话中的山名,这里指灯火辉煌如鳌山。
  • 羯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 天魔:佛教中的魔王,这里指舞蹈的名称或风格。
  • 花作阵:形容舞蹈队伍如花阵般美丽。
  • 初筵:初次设宴。
  • 云醴:美酒。
  • 玉为舟:形容酒杯精美如玉舟。
  • 罗公:可能指罗浮山,道教中的仙山,这里指仙人或幻境。

翻译

午夜时分,明亮的月亮依旧高悬,不曾收敛它的光辉,春天的美景已经遍布南方的每个角落。在沈香的香气中,灯火辉煌如同神话中的鳌山;在翠绿的帷幕前,羯鼓的声音从楼中传出。舞蹈队伍如花阵般美丽,初次设宴,美酒如同玉舟般精美。要知道这样的景象并非人间所有,又何必期待仙人罗公带来幻境般的游览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夜晚灯火辉煌、春意盎然的景象,以及宴会上舞蹈和美酒的盛况。诗中“冰轮烂不收”形容月光明亮,而“春色满南州”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后句通过对“沈香火底鳌山柱”和“翠幕星前羯鼓楼”的描写,进一步以神话元素和音乐来渲染节日的热闹气氛。结尾的“要知此景非人世”则表达了诗人对这非凡景象的赞叹,以及对仙境般体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华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节日庆典的独特感受和审美追求。

吕诚

元昆山人,字敬夫,后更名肃。工诗词。名士咸与之交。家有园林,尝蓄一鹤,复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邑令聘为训导,不起。有《来鹤亭诗》。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