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闷简王同善渊上人

流光过眼已侵寻,富贵何须满坞金。 人世自生今日事,朋交不改向时心。 管宁老去常乌帽,元亮归来只素琴。 记取岁寒同雅操,长松青映柏森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侵寻:逐渐逝去。
  • 坞金:堆积如山的金子,比喻巨大的财富。
  • 朋交:朋友交往。
  • 向时心:往昔的心意。
  • 管宁:东汉末年隐士,以清高著称。
  • 乌帽:古代平民或隐士常戴的黑色帽子。
  • 元亮:陶渊明的字,东晋著名隐士、诗人。
  • 素琴:无装饰的琴,指朴素的琴。
  • 岁寒:指严冬,比喻困境或艰难时期。
  • 雅操:高雅的操守或行为。
  • 森森:形容树木茂密。

翻译

时光流转,转眼间已逐渐逝去,对于富贵,又何必追求堆积如山的金子呢?人生自有今日的种种事情,但朋友间的交往不应改变往昔的心意。像管宁那样老去,常戴着乌帽,像陶渊明那样归来,只弹奏朴素的琴。记住在艰难时期共同保持高雅的操守,就像长松青翠映衬着茂密的柏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富贵荣华的淡然态度,强调了友情和清高操守的重要性。诗中通过引用管宁和陶渊明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末句以长松和柏树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在困境中保持高雅操守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朱希晦

元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