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昌平四诗居庸关
昌平官道傍,卧碑何壮伟。
有唐营府督,怀圭姓朱氏。
卢龙昔强藩,巨孽所根柢。
尔胤泚与滔,逆气粤有始。
眈眈元相国,肆笔方述纪。
宁知两月后,口袜不贷尔。
千载托斯人,遗臭同一轨。
荒坟莽芜迹,石兽相攫倚。
双螭已插地,文字未残毁。
徒令行路者,唶唶嗟僭侈。
圣贤树功德,金石无溢美。
末世乃济奸,事定有公是。
奈何极穹崇,来者纷未已。
留此惩不忠,并以愧谄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昌平:地名,今北京市昌平区。
- 官道:官方指定的道路。
- 卧碑:横卧的石碑。
- 壮伟:雄壮而伟大。
- 营府督:军营的督军。
- 怀圭:怀揣玉圭,指有官职在身。
- 朱氏:姓氏。
- 卢龙:古地名,今河北省卢龙县,古代为军事重镇。
- 强藩:强大的藩镇。
- 巨孽:巨大的灾难或罪恶。
- 根柢:根基,基础。
- 尔胤:你的后代。
- 泚与滔:指朱泚和朱滔,唐代叛将。
- 逆气:叛逆的气息。
- 粤有始:有其起始。
- 眈眈:注视的样子,形容贪婪或威胁。
- 元相国:指元载,唐代宰相。
- 肆笔:随意书写。
- 口袜:指言语和行动。
- 贷尔:宽恕你。
- 千载:千年。
- 托斯人:寄托于这些人。
- 遗臭:留下恶名。
- 同一轨:同一条道路,比喻相同的结果。
- 荒坟:荒废的坟墓。
- 莽芜:杂草丛生。
- 石兽:石雕的兽像。
- 攫倚:抓握和依靠。
- 双螭:双龙,古代常用于装饰碑座。
- 插地:插入地面。
- 文字:碑文。
- 残毁:损坏。
- 行路者:过路人。
- 唶唶:叹息声。
- 僭侈:超越本分和奢侈。
- 圣贤:指有德行的人。
- 树功德:建立功德。
- 金石:金属和石头,常用来刻写铭文。
- 溢美:过分赞美。
- 末世:衰败的时代。
- 济奸:助长奸恶。
- 事定:事情结束后。
- 公是:公认的是非。
- 极穹崇:极其崇高。
- 惩不忠:惩罚不忠诚的行为。
- 谄子:谄媚的人。
翻译
在昌平的官道旁,躺着一块雄壮伟大的石碑。这块碑属于唐代一位军营的督军,他怀揣玉圭,姓朱。卢龙曾是强大的藩镇,是巨大灾难的根源。这位督军的后代朱泚和朱滔,他们的叛逆行为有其起始。元载宰相曾注视着这一切,随意记录下来。但谁知两个月后,他的言语和行动并未得到宽恕。千年过去了,这些恶名仍寄托于这些人,结果都是一样的。荒废的坟墓杂草丛生,石雕的兽像相互抓握和依靠。碑座上的双龙已插入地面,碑文尚未损坏。只是让过路人叹息,感叹其超越本分和奢侈。圣贤建立功德,金石上的铭文不过分赞美。但在衰败的时代,助长奸恶,事情结束后有公认的是非。为何要极力推崇这些,后来者仍纷纷效仿。留下这块碑以惩罚不忠诚的行为,同时也让谄媚的人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昌平官道旁一块卧碑的描写,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物的兴衰。诗中,吴师道通过对唐代的朱氏家族及其后代的叛逆行为的叙述,批判了那些不忠和谄媚的行为,并通过对石碑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尊重和对后人的警示。诗的语言凝重,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传达了对忠诚和正义的推崇,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