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清亭春日独坐

· 宋褧
帝城何处不红尘,小海危亭独可人。 笭箵舟航浮上闸,笙歌池馆接西津。 恩波浴鹭连洲暖,宫树啼莺隔岸春。 不用鞭笞了官事,笑谈容得幕中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笭箵(líng xíng):一种捕鱼用的竹器。
  • 舟航:船只。
  • 上闸:水闸的上游。
  • 笙歌:音乐和歌声,常指欢乐的场合。
  • 西津:西边的渡口。
  • 恩波:比喻恩泽如水波般广大。
  • 浴鹭:在水中沐浴的白鹭。
  • 连洲:连绵的沙洲。
  • 宫树:宫廷中的树木。
  • 啼莺:鸣叫的黄莺。
  • 隔岸:对岸。
  • 鞭笞(chī):用鞭子抽打,这里比喻严厉的官事。
  • 幕中宾:幕府中的宾客,指参与政务的官员。

翻译

在帝都的何处不是红尘滚滚,只有这小岛上的危亭独得人心。捕鱼的小船漂浮在水闸上游,欢乐的笙歌从池馆传到西边的渡口。恩泽如波,沐浴着鹭鸟,使得连绵的沙洲都暖和起来;宫廷的树木间,黄莺在对岸的春光中鸣叫。无需用严厉的手段处理官事,只需笑谈间就能容纳幕府中的宾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帝都的一处宁静景象,通过对比红尘与危亭,表达了作者对喧嚣都市生活的超然态度。诗中“笭箵舟航”与“笙歌池馆”形成动静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后两句以自然景物喻示皇恩与春光,最后表达了对官事从容不迫的态度,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与智慧。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