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泉风月亭

· 朱升
竹树拥天宝,石水通人烟。 好风秋淅淅,皎月昼娟娟。 幽人美云居,四妙具东偏。 筑亭揽斯有,古意溢盈椽。 方亭水为基,三叶相承传。 岩香发秋桂,老椿记当年。 渴来何所拟,峨眉老人泉。 凤甾枆不殊,我识存与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淅淅(xī xī):形容风声。
  • 娟娟(juān juān):形容月光明亮而柔和。
  • 幽人:隐士,指隐居的人。
  • 四妙:指四种美妙的事物或境界。
  • (chuán):屋梁上的木条,这里指屋檐。
  • 三叶:可能指三片叶子,或三代的传承。
  • (zī):古代的一种农具,这里可能指某种地名或特定地点。
  • (máo):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特定的地点。

翻译

竹树环绕着天宝之地,石水与人间烟火相连。秋风轻轻吹拂,发出淅淅的声音,白昼的月光柔和而明亮。隐士喜爱这云中的居所,东偏之处聚集了四种美妙。筑起一座亭子,将这一切美景尽收眼底,古意盎然,溢满屋檐。方形的亭子以水为基,三代传承相承。秋桂散发着岩间的香气,老椿树见证了往昔岁月。口渴时,这里的水质清澈,宛如峨眉山的老人泉。凤甾枆之地并无二致,我对这里的存在与完整性深有认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隐士在自然美景中的居所,通过竹树、石水、秋风、月光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氛围。诗中“幽人美云居”一句,既表达了隐士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其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后文通过“筑亭揽斯有”等句,进一步以亭子为载体,将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展现了隐士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朱升

元龙兴路富州人,字自立。文宗至顺初应诏入粟赈饥,授南康县尉。累迁监宜兴税。 ► 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