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三首

老去时光渐不禁,那堪风景入秋深。 文章何啻建安骨,议论能无元祐心。 旧日交游谁可托,中年忧患苦相寻。 致身稷契非轻许,末路无成学苦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不禁:经受不住。
  • 何啻:何止,不仅仅。
  • 建安骨:指建安时期的文学风格,以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其文风刚健有力。
  • 元祐心:指宋哲宗元祐年间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这里可能指当时的政治议论。
  • 交游:交往的朋友。
  • 稷契:古代传说中的贤臣,稷是农业之神,契是商朝的始祖,这里指理想的政治人物。
  • 非轻许:不是轻易可以许诺的。

翻译

随着年岁增长,我渐渐感到时光难以承受,尤其是在这秋意渐深的时节。文章的风格何止是建安时期的刚健,议论中也能体现出元祐时期的深思。旧日的朋友如今谁能托付,中年之后忧患接连不断。我虽向往成为像稷契那样的贤臣,但这并非轻易可以承诺,到了晚年,我只能学习苦吟,以求心灵的慰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诗中,“老去时光渐不禁”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后文通过对建安骨和元祐心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和政治的深刻思考。末句“致身稷契非轻许,末路无成学苦吟”则透露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在晚年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悟。

方一夔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