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辂院叔过山庐意行甚适夜过半乃知醉卧山中而亲友或去或留因借渊明时运暮春篇一笑
摩肩趋利,市门之朝。
夷然抱关,市也亦郊。
一念静躁,悬隔壤霄。
旱火禾焚,实焮我苗。
饮冰内热,其何能濯。
大播眯昧,近或弗瞩。
我有至境,反观内足。
寂寞宽閒,自得其乐。
茫茫禹迹,海岱淮沂。
游子倦矣,故乡如归。
牛羊在野,举肱一挥。
既入其苙,夫又何追。
八荒我闼,天地我庐。
六凿何有,一席晏如。
西风篱落,剥枣断壶。
静以观复,闭户者予。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侍辂院叔:指陪伴在辂院(古代官署名)的叔父。
- 夷然:平静、安然的样子。
- 抱关:守门。
- 壤霄:比喻极大的差距。
- 旱火:旱灾。
- 焮(xīn):烧、烤。
- 饮冰:比喻极度焦虑。
- 濯(zhuó):洗涤。
- 眯昧:模糊不清。
- 禹迹:指大禹治水的足迹,泛指中国的疆域。
- 海岱:指东海和泰山。
- 淮沂:指淮河和沂水。
- 举肱:挥动手臂。
- 苙(lì):栏圈。
- 六凿:指六腑。
- 晏如:平静、安详。
- 剥枣断壶:指农家秋收的景象。
- 观复:观察事物的循环往复。
翻译
在辂院陪伴叔父,他经过山间小屋,心情非常舒畅,夜深人静时才意识到自己醉卧在山中。亲朋好友或去或留,我借用陶渊明《时运》中的“暮春”篇来一笑。
追逐利益的人们,在市集的门前摩肩接踵。而我平静地守着门,这里既是市集也是郊外。一念之间的静与躁,差距如同天壤之别。旱灾烧毁了禾苗,实际上也烤焦了我的心。内心焦虑如同饮冰,如何能洗涤这烦躁?世事模糊不清,近处的事物也看不清楚。我有至高的境界,反观内心,自得其乐。
茫茫的中国疆域,东海、泰山、淮河、沂水。游子疲倦了,故乡如同归宿。牛羊在野,我挥动手臂。一旦进入栏圈,又何必再追寻。八方都是我的门户,天地是我的居所。六腑何在,我心平静安详。西风吹过篱落,剥枣断壶,静观事物的循环往复,闭户的我。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市集的喧嚣与山间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内心平和与自足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与心灵自由的情怀。通过对“旱火”、“饮冰”等生动比喻,深刻描绘了内心的焦虑与渴望洗涤的情感。最后,以“静以观复”作结,体现了作者对事物循环往复的深刻洞察和闭门自省的生活态度。
牟巘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
牟巘的其他作品
- 《 倦书图 》 —— [ 元 ] 牟巘
- 《 史彦明致乐堂 》 —— [ 元 ] 牟巘
- 《 送程晋辅长和靖 》 —— [ 元 ] 牟巘
- 《 和善之寄游何道二山 其二 》 —— [ 元 ] 牟巘
- 《 和德问弟苦雨 》 —— [ 元 ] 牟巘
- 《 金南峰隐居图 其一 》 —— [ 元 ] 牟巘
- 《 己巳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斋宿致城隍清源渠渡龙君嶅山五神于州宅以祷始至雨洗尘自是间微雨辄随止旱气转深苗且就槁要神弗获某忧惧不知所出越癸亥日亭午率郡僚吏申祷于庭未移顷雨大挚旄 》 —— [ 元 ] 牟巘
- 《 希年初度老友王希宣扁舟远访夙谊甚厚贶以十诗实用渊明采菊东篱下语五章云每岁思亲不持斝蓼莪几欲废诗雅盖深知予心者读之凄然辄尔和韵 》 —— [ 元 ] 牟巘
相关推荐
- 《 绍兴二年三月还自淮西重至宣城与德渊寺丞诸友散步后圃登双溪楼二首 其一 》 —— [ 宋 ] 李光
- 《 癸酉三月园亭小饮之明日又适澹斋所薄暮醉归广文寄佳句二首走笔次韵 》 —— [ 元 ] 陆文圭
- 《 水龙吟 · 暮春感事 》 —— [ 清 ] 周贻繁
- 《 暮春醉游 》 —— [ 明 ] 黄佐
- 《 和李觏《送春绝句二首寄呈龙学》 其一 》 —— [ 宋 ] 祖无择
- 《 甲辰三月初度自述 》 —— [ 明 ] 李英
- 《 送春 》 —— [ 清 ] 曹家达
- 《 扫地花送春,用梦窗古江村韵 》 —— [ 清 ] 赵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