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士行士明会试

山东秋榜得豪英,谁似君家好弟兄。 四海宾兴得两举,七千乡贯占三名。 大苏衣钵都源委,小宋文章更老成。 明日鸰原同送喜,早将春信到江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榜:指科举考试的录取名单,因多在秋季公布,故称。
  • 豪英:杰出的人才。
  • 宾兴: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称谓,指乡试。
  • 乡贯:籍贯,这里指参加科举考试的地区。
  • 衣钵:原指佛教中师父传给弟子的袈裟和钵,后泛指师传的学问、技能。
  • 源委:原指水的发源和归宿,比喻事情的本末。
  • 鸰原:指兄弟。
  • 春信:春天的消息,这里比喻好消息。

翻译

山东的秋榜上,出现了杰出的英才,谁能比得上你们这对优秀的兄弟呢?你们在四海之内两次乡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七千人的乡贯中,你们三人名列前茅。你们的学问传承自大苏(苏轼),文章则更显老练成熟。明天,我们兄弟一同庆祝这喜讯,早已将这春天的消息传到了江城。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张士行和张士明两兄弟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异表现。诗中,“山东秋榜得豪英”一句,即点明了兄弟二人的非凡才华。通过“四海宾兴得两举,七千乡贯占三名”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他们在众多考生中的卓越地位。后两句则通过比喻和典故,赞美了他们的学问和文章,显示了他们的学识渊源和文学造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兄弟二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