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道林书记二首

狮子林中夙夜缘,杖藜来往意方坚。 白莲社友须元亮,金粟如来是谪仙。 净梵六时严戒律,长斋十日断荤膻。 翛然古竹长松下,还许山僧醉后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夙夜:早晚,这里指日夜。
  • 杖藜:拄着藜杖,指行走。
  • 元亮: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
  • 金粟如来:佛教中的佛名,指维摩诘大士。
  • 谪仙:被贬下凡的仙人,这里指超凡脱俗的人。
  • 净梵:清净的梵音,指佛教的清净修行。
  • 六时:佛教中指一天中的六个时辰,即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
  • 长斋:长期持斋,指长期素食。
  • 荤膻:指肉类食物。
  • 翛然: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

翻译

在狮子林中,日夜相伴,拄着藜杖来来往往,意志坚定。 作为白莲社的友人,必须像陶渊明那样超脱,金粟如来般的谪仙。 清净的梵音中,六时严守戒律,长期持斋十日,断绝荤腥。 自由自在地坐在古竹长松之下,还允许山僧醉后在此安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狮子林中的修行生活,通过“夙夜缘”、“杖藜来往”等词语展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对佛教生活的投入。诗中提到的“白莲社友须元亮”和“金粟如来是谪仙”,分别以陶渊明和维摩诘大士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净梵六时”、“长斋十日”等具体修行细节,以及“翛然古竹长松下”的自在场景,进一步体现了诗人的清净心境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状态。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