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奴

雁落常水宿,奴辄警暗晦。 己逸渠处劳,祸患出恩爱。 老渔穷意巧,半夜弄光怪。 奴亟告其群,举群惊相戒。 渔火不时明,奴告不息喙。 众方恬梦寐,不悟伏机械。 一夕虽屡惊,四顾无己害。 利嘴丛之身,尤恐奴相卖。 渔者乘其嚣,尺箠尽同队。 辱令孟坚死,依势博陆败。 小忠误平昔,今日复何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雁奴:指雁群中的哨兵雁,负责警戒。
  • :总是,就。
  • 警暗晦:在昏暗中警戒。
  • 己逸渠处劳:自己安逸,却让雁奴处于劳苦之中。
  • 祸患出恩爱:因为对雁奴的依赖和爱护,反而招致了祸患。
  • 穷意巧:极尽心机,巧妙设计。
  • 光怪:奇特的光亮,此处指渔人制造的假象。
  • :急切。
  • 不息喙:不停地叫。
  • 恬梦寐:安然入睡。
  • 伏机械:隐藏的陷阱。
  • 利嘴丛之身:指雁群中的其他雁,因为雁奴的警告而变得多疑和攻击性。
  • 尺箠:短棍,此处指渔人用来驱赶雁群的工具。
  • 同队:同伴,指雁群中的其他雁。
  • 辱令孟坚死:典故,指孟坚因忠诚而被误解和杀害。
  • 依势博陆败:依赖权势最终导致失败。
  • 小忠误平昔:平时的小忠诚反而导致了错误。

翻译

雁群常常在水边宿营,雁奴总是在昏暗中警戒。自己享受安逸,却让雁奴处于劳苦之中,因为对雁奴的依赖和爱护,反而招致了祸患。老渔夫极尽心机,半夜制造奇特的光亮。雁奴急切地告诉雁群,整个雁群都惊慌地相互戒备。渔火时明时暗,雁奴不停地叫。大家都在安然入睡,不知道隐藏的陷阱。虽然一夜多次被惊醒,但四周并没有实际的危害。雁群中的其他雁因为雁奴的警告而变得多疑和攻击性,还担心雁奴会出卖它们。渔夫趁雁群混乱,用短棍驱赶整个雁群。这让人想起孟坚因忠诚而被误解和杀害,以及依赖权势最终导致失败的故事。平时的小忠诚反而导致了错误,今天又有什么可后悔的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雁奴与雁群的故事,隐喻了忠诚与误解、依赖与祸患之间的关系。雁奴的警戒本是出于对雁群的爱护,却因渔夫的诡计和雁群的不信任而成为祸端。诗中“祸患出恩爱”一句,深刻揭示了过度依赖和信任可能带来的反效果。结尾的“小忠误平昔,今日复何悔”则表达了对于忠诚被误解的无奈和对于过去选择的反思。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复杂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方一夔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