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武侯

我从古人中,不数管晏辈。 纷纷后春秋,仅有孔明在。 伊人层壑冰,表里绝疵颣。 文章派莘岩,气节凌梁岱。 未把渭上麾,甘抱隆中耒。 维时太清暗,芒炎亘彗孛。 老瞒鬼蜮雄,阔步无留碍。 区区蜂与蚁,应手铁山碎。 陆城胄天潢,穷乏卓锥块。 垂白气不衰,逝肯一寸退。 孔明托末契,一起镇横溃。 煌煌复雠义,掀揭人心晦。 风云两飞扬,眼底无强对。 取分孙曹间,只手探怀内。 自堪托六尺,不啻才十倍。 暮年五丈师,此举不俟再。 中坚拥貔貅,势若决潴汇。 半道失良图,天理意茫昧。 彼哉髡钳儿,见雪空狂吠。 是非付陈编,清泉奉芳酹。 何时起九京,六合需一溉。 朗咏出师篇,千载照肝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诸葛武侯:即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被封为武乡侯。
  • 管晏:管仲和晏婴,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位著名政治家。
  • 孔明:诸葛亮的字。
  • 伊人:那个人,指诸葛亮。
  • 疵颣(cī lèi):缺点,瑕疵。
  • 莘岩:指古代贤人莘七娘和岩下老人,比喻诸葛亮的文章。
  • 梁岱:指古代贤人梁鸿和岱宗,比喻诸葛亮的气节。
  • 隆中耒:指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所用的农具,比喻其隐居生活。
  • 太清:天空。
  • 芒炎:光芒。
  • 亘彗孛(gèn huì bèi):指彗星,比喻乱世。
  • 老瞒:指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
  • 鬼蜮(guǐ yù):比喻阴险狡诈的人。
  • 胄天潢:指刘备,字玄德,天潢贵胄,即皇室的后代。
  • 卓锥块:形容极其贫穷。
  • 托末契:指诸葛亮接受刘备的委托。
  • 横溃:比喻国家的危机。
  • 雠义(chóu yì):报仇的义气。
  • 探怀内:比喻轻易取得。
  • 六尺:指六尺之孤,即未成年的孤儿,比喻可以托付大事的人。
  • 五丈师:指诸葛亮在五丈原的北伐。
  • 貔貅(pí xiū):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
  • 潴汇(zhū huì):水流汇聚的地方,比喻军队的气势。
  • 髡钳儿(kūn qián ér):指被剃发和戴上铁链的囚犯,比喻无能的人。
  • 九京:指九州,比喻天下。
  • 出师篇:指诸葛亮的《出师表》。

翻译

我从古代众多人物中,并不看重管仲和晏婴这类人。在春秋纷乱之后,只有孔明一人值得称道。那个人如层壑中的冰,内外无瑕。他的文章如同莘七娘和岩下老人,气节则凌驾于梁鸿和岱宗之上。他未曾放弃隆中的农耕生活,甘愿隐居。当时天空昏暗,乱世如彗星般横行。曹操阴险狡诈,无所顾忌。微不足道的敌手,在他面前如同碎铁山般脆弱。刘备虽是皇室后裔,却穷困至极。但他气不衰,决不退缩一寸。孔明接受他的委托,一举稳定了国家的危机。他那复仇的义气,照亮了人心的黑暗。风云随之飞扬,眼前没有强敌。他在孙权和曹操之间取得胜利,如同探囊取物。他足以托付六尺之孤,其才能远超十倍。晚年他率军北伐,这一举动无需等待。中坚部队如猛兽般勇猛,气势如洪水决堤。半途失去了良策,天意难测。那些无能之辈,如同见到雪的狗狂吠。是非留给历史,清泉献上芳香的祭品。何时能复兴九州,天下需要一次灌溉。朗读《出师表》,千年之后仍照亮肝肺。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诸葛亮的才华、气节和功绩,将其与古代贤人相比,突出了他在乱世中的卓越地位。诗中通过对比曹操和刘备的境遇,强调了诸葛亮的忠诚和智谋。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诸葛亮北伐失败的遗憾,以及对其《出师表》深远影响的赞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伟大形象。

方一夔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