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不入萎红烂紫场,萧然清苦凛风霜。 客中衰鬓随秋老,篱下寒枝似旧香。 千载有陶期汗漫,几人后屈话凄凉。 每愁摇落知谁在,只有黄花守死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萎红烂紫:指凋谢的花朵。
  • 凛风霜:形容菊花在寒冷的风霜中依然坚韧。
  • 衰鬓:指年老的头发。
  • 期汗漫:期待无边无际,这里指对陶渊明的期待。
  • 后屈:指屈原之后的人。
  • 摇落:指植物的叶子或花朵凋落。
  • 黄花守死黄:指菊花即使枯萎也保持黄色,象征忠诚和坚韧。

翻译

菊花不参与那些凋谢的花朵的行列,它在寒冷的风霜中显得清高而坚毅。 在客居他乡的我,随着秋天的到来而更显老态,但篱笆下的寒菊依旧散发着往日的香气。 千百年来,人们期待着像陶渊明那样逍遥自在,但又有几人能像屈原之后那样谈论凄凉。 每当看到植物的叶子或花朵凋落,我总想知道还有谁在,只有菊花,即使枯萎也坚守着它的黄色。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菊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忠诚不渝品质的赞美。诗中,“不入萎红烂紫场”一句,即表明了菊花不同于其他花朵的凋谢,它选择在风霜中保持自己的清高与坚毅。后文通过对“衰鬓”与“寒枝”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菊花的坚韧与忠诚。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其他植物的凋落与菊花的坚守,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菊花这一品质的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菊花的独特魅力。

方一夔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