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掾乃翁八十寿

蓬莱山下老仙翁,却隐吴门水竹中。 生世几逢尧甲子,高风不减汉申公。 绣衣坊里诸郎贵,绿酒尊前一笑同。 我亦行年方七十,几时相约问崆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uàn):古代官府中属员的通称。
  •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此处比喻仙境或隐居之地。
  • 吴门:指苏州,古称吴门。
  • 甲子:古代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六十为一周期,称为一甲子,此处指长寿。
  • 申公:汉代著名学者申培公,以学问和品德著称。
  • 绣衣坊:可能指官宦人家或显贵之地的雅称。
  • 崆峒 (kōng tóng):山名,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常用来指隐居或修道之地。

翻译

在蓬莱山下的老仙翁,如今隐居在吴门的水竹之间。 他的一生经历了几个甲子的岁月,其高尚的风范不亚于汉代的申公。 绣衣坊里的年轻才俊们都显贵,但在绿酒前我们一同欢笑。 我也已经七十岁了,何时能与你相约去探访崆峒山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吴门的老仙翁,通过“蓬莱山下”和“吴门水竹”的对比,展现了仙翁从仙境般的蓬莱山隐居到人间吴门的转变。诗中“生世几逢尧甲子”一句,既表达了仙翁的长寿,也暗含了对仙翁高尚品德的赞美。末句“我亦行年方七十,几时相约问崆峒”则表达了诗人对仙翁的敬仰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赞美和对长寿者的敬仰。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