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许士谦选壮丁有法二章
乌台宪史天下奇,姓氏久为人所知。
风霜面目松柏操,铁石肠肚冰玉肌。
群凶肆虐干天诛,潢池弄兵如小儿。
中原在处皆反侧,掳攘岂独东南陲。
寓兵于农古王制,宪史于此力主之。
羽书差兵以万计,顷刻而集敢后期。
厉兵秣马在此举,指日要斩蚩尤旗。
廓平天宇清海岳,献俘授馘朝丹墀。
东州老翁头雪白,拭目愿见承平时。
南山有石踞如虎,携归我欲镌公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台宪史:指在乌台(御史台的别称)任职的宪史,即监察官员。
- 风霜面目:形容面容坚毅,经受过风霜的考验。
- 松柏操:比喻坚贞不屈的品格。
- 铁石肠肚:形容心肠坚硬,不为外物所动。
- 冰玉肌:比喻肌肤如冰玉般清冷。
- 群凶肆虐:指恶人横行霸道。
- 干天诛:触犯天意,应受天罚。
- 潢池弄兵:在浅水池中玩耍的兵器,比喻轻率用兵。
- 反侧:反叛,不安分。
- 掳攘:掠夺和扰乱。
- 东南陲:东南边疆。
- 寓兵于农:古代的一种军事制度,使农民在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战时可作为士兵。
- 羽书:古代传递军令的文书。
- 厉兵秣马:磨利兵器,喂饱战马,指准备战斗。
- 蚩尤旗:古代传说中的战神蚩尤的旗帜,这里指代敌人的旗帜。
- 廓平天宇:平定天下。
- 献俘授馘:献上俘虏和割下的敌人的耳朵,古代战后的一种仪式。
- 朝丹墀:古代宫殿前的红色台阶,这里指朝廷。
- 承平时:和平时期。
- 南山有石踞如虎:南山上有块石头,形状像蹲着的虎。
- 镌公碑:刻写公的碑文,这里指为乌台宪史立碑。
翻译
乌台的宪史是天下间的奇才,他的名声早已为人所熟知。他的面容坚毅如经风霜,品格坚贞如松柏,心肠坚硬如铁石,肌肤清冷如冰玉。恶人横行霸道,触犯天意应受惩罚,他们在浅水池中轻率用兵,如同小儿游戏。中原各地都有反叛不安分的人,掠夺和扰乱不仅限于东南边疆。宪史主张实行古代的寓兵于农制度,通过羽书迅速征召了数以万计的士兵,他们迅速集结,不敢有丝毫迟延。这次厉兵秣马,是为了指日可待地斩下敌人的旗帜。平定天下,清除了海岳之间的混乱,献上俘虏和敌人的耳朵,朝见朝廷。东州的老翁头发雪白,他拭目以待,希望能见到和平时期。南山上有块石头,形状像蹲着的虎,我想要带回去,为乌台宪史刻写碑文。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乌台宪史的英勇与智慧,以及他对国家和平的贡献。诗中通过对比宪史的坚毅品格与群凶的肆虐行为,突出了宪史的正义与力量。同时,诗中对寓兵于农制度的推崇,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安定与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结尾处的南山石虎与镌碑的愿望,则是对宪史功绩的永恒纪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和平与正义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