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十七首
转丸有馀巧,物莫如蛣蜣。
置身粪壤中,不复知臭香。
儿女苦贫贱,自爱钱满床。
丈夫意见别,胡为死排墙。
人心最灵智,自合知短长。
清浊虽异趣,均堕声利场。
为善与为利,相去争毫芒。
不见舜与蹠,鸡鸣辨存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转丸(zhuǎn wán):指灵活变化,如弹丸般迅速转动。
- 馀巧(yú qiǎo):指额外的巧妙。
- 蛣蜣(jié qiāng):即蜣螂,一种昆虫,常以粪便为食。
- 粪壤(fèn rǎng):指污秽的土壤,比喻恶劣的环境。
- 臭香(chòu xiāng):指恶臭和香气,这里指蛣蜣对环境的适应。
- 意见别(yì jiàn bié):指意见不同,看法有别。
- 排墙(pái qiáng):指不顾一切地坚持,即使面临困境。
- 清浊(qīng zhuó):指清高与污浊,比喻人的品行高低。
- 声利场(shēng lì chǎng):指追求名声和利益的场所。
- 舜与蹠(Shùn yǔ Zhí):舜是古代的圣王,蹠是盗贼的代称,这里比喻善与恶。
翻译
就像弹丸转动般灵活巧妙,没有什么比蜣螂更懂得生存之道。它身处污秽的环境中,却从不关心什么是恶臭什么是香气。儿女们虽然贫穷卑微,却也自爱如命,爱钱如命。丈夫的看法则不同,为何要不顾一切地坚持自己的道路呢?人的心智最为灵巧,自然应该知道自己的长短。清高与污浊虽然志趣不同,但都陷入了追求名声和利益的场所。行善与谋利,两者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不见得舜这样的圣王和蹠这样的盗贼,他们在清晨时分就能分辨出存亡之道。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蜣螂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之道与人的行为选择,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诗中,“转丸有馀巧”形容蜣螂的生存技巧,而“人心最灵智”则指出人的智慧。诗人通过“清浊虽异趣,均堕声利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追求名利的批判。最后,通过舜与蹠的对比,强调了善恶之间的微妙差别,以及人在关键时刻应如何选择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性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