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引 · 磻溪旧隐

无名客。无牵迫。无桑无梓无田宅。古岩前。老松边。长歌隐几,徐徐考太玄。玄中默论无生死。实际何曾分彼此。贯千经。协三灵。包含万化,都归一念冥。行不劳坐不倦。 任行任坐随吾便。晚风轻。暮天晴。逍遥大道,南溪上下平。溪东幸获忘形友。月下时斟消夜酒。酒杯停。月华清。披补救散发,欣欣唱道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磻溪: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传说中姜太公钓鱼的地方。
  • 丘处机:元代著名道士,全真教的领袖。
  • 太玄:道家哲学中的深奥道理。
  • 三灵:指天、地、人三才。
  • 一念冥:指心念合一,达到无我之境。
  • 忘形友:指志同道合,不拘形迹的朋友。
  • 道情:指道家修炼的心境和情感。

翻译

我是一个无名的旅人,没有牵挂和压迫,没有桑树和梓树,也没有田地和住宅。站在古老的岩石前,老松树边,我长歌一曲,静静地靠着几案,慢慢地思考着道家的深奥道理。在玄妙的讨论中,我们不谈生死,实际上生死又何曾分得清彼此。这些道理贯穿了千经万典,协调了天、地、人三才。它包含了万物的变化,最终都归于心念合一的无我之境。

行走不感到疲劳,坐着也不觉得疲倦。任由我自由地行走或坐下,一切都随我心意。晚风轻轻吹过,暮色中的天空晴朗。我在大道上逍遥自在,南溪的上下游都显得平静。在溪东,我有幸遇到了志同道合、不拘形迹的朋友。在月光下,我们不时地斟酒消夜。酒杯停下,月光清澈。我披散着头发,心情愉悦地唱着道家的歌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道士丘处机在磻溪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超脱世俗、追求道家真理的心境。诗中“无桑无梓无田宅”展现了他的超然物外,“长歌隐几,徐徐考太玄”则体现了他对道家哲学的深入思考。通过“贯千经。协三灵。包含万化,都归一念冥”等句,丘处机阐述了道家万物归一、心念合一的哲学思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道家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丘处机

丘处机

金登州栖霞人,字通密,号长春子。十九岁出家,为重阳真人王哲弟子,全真道教七真之一。金大定间,居磻溪、陇州等地,结交士人,曾应金世宗召至中都。后仍还居栖霞山中。成吉思汗十四年,应召率弟子李志常等西行。见成吉思汗于西域雪山。问长生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并以天道好生为言。赐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十八年东还。在燕以玺书释奴为良达二三万人。弟子李志常撰《长春真人西游记》,述其事甚详。有《磻溪集》、《鸣道集》、《大丹直指》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