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卧穷庐咏静修仙翁和陶诗以自遣适辄效其体和咏贫士七篇非敢追述前言聊以遣兴云耳其二
子云辱天禄,原思乐蒿蓬。
贫贱固易居,贵盛诚难工。
士生或不偶,高节追两龚。
世道有隆污,卷舒自不同。
万古先天图,消长理谁通。
怀人今已矣,叹息将焉从。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云:指扬雄,西汉末年著名学者,因其字子云,故称。
- 天禄:指朝廷的俸禄。
- 原思:指原宪,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以清贫著称。
- 蒿蓬:指草野,比喻贫贱的生活环境。
- 不偶:不遇,指命运不佳,没有遇到好的机遇。
- 两龚:指东汉时期的龚遂和龚胜,两人都以清廉著称。
- 隆污:指世道的盛衰变化。
- 卷舒:指人的行为举止,卷指收敛,舒指展开。
- 先天图:指《周易》中的先天八卦图,象征宇宙万物的变化。
- 消长:指事物的兴衰变化。
翻译
扬雄因朝廷的俸禄而感到羞辱,原宪乐于在草野中过着贫贱的生活。 贫贱固然容易安于现状,但显贵的生活却难以精通。 有些士人生来命运不佳,却追求高洁的节操,如两龚一般。 世道有盛衰变化,人们的行为举止也随之不同。 万古不变的先天八卦图,其中的兴衰变化之理又有谁能真正通晓。 怀念那些已经逝去的人,叹息之余,我将何去何从。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扬雄、原宪等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贫贱与贵盛的看法,认为贫贱易安,贵盛难工。诗中“士生或不偶,高节追两龚”一句,体现了作者对高洁节操的向往。结尾的“怀人今已矣,叹息将焉从”则流露出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在病卧穷庐中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