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杂兴三首

两两苍髯笑杖藜,茜裙儿女隔笆篱。 斜阳鸦噪烧钱社,细雨牛眠放牧陂。 酒熟十千沽玉瀣,面香三丈捲银丝。 客来偶及兴亡事,说与衰翁也自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苍髯(cāng rán):指老年人灰白的胡须。
  • 杖藜(zhàng lí):拄着藜杖,藜是一种植物,其茎干可制作拐杖。
  • 茜裙(qiàn qún):红色的裙子,茜是一种红色染料。
  • 笆篱(bā lí):用竹子或树枝编制的篱笆。
  • 烧钱社:指祭祀时烧纸钱的地方。
  • 放牧陂(fàng mù bēi):放牧的坡地。
  • 玉瀣(yù xiè):美酒的别称。
  • 银丝:这里指面条。

翻译

老人们拄着藜杖,笑意盈盈,胡须灰白,穿着红裙的儿女们在篱笆另一边。夕阳下,乌鸦在祭祀烧纸钱的地方鸣叫,细雨中,牛儿在放牧的坡地上安然入睡。美酒熟了,价值十千,面条香飘三丈,银丝般细腻。有客来访,偶然谈及国家的兴衰,这些事情,即使是衰弱的老人也自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宁静画面,通过对老人、儿女、乌鸦、牛儿等元素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乡村的和谐与安宁。诗中“酒熟十千沽玉瀣,面香三丈捲银丝”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富足与惬意。结尾处提及“兴亡事”,虽是客来偶及,却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局的关注与感慨,使得整首诗在田园牧歌的情调中增添了一抹历史的厚重感。

方一夔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