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食寒梅
六月火云耸奇观,读书舌烂喉吻乾。西湖水仙珠径寸,使来遗我数百丸。
清冷冰齿嚼不碎,玉池滟滟生微澜。问仙何处得此物,孤根漏暖来孤山。
霜严雪虐石荦确,美人忽破冰玉颜。纷纷青黄暗烟雨,我独炎暑馀酸寒。
异材晚成要有待,居然升置鼎鼐间。君不见周家老将太公望,八十封侯起钓磻。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火云:形容夏日酷热的云。
- 舌烂喉吻乾:形容极度口渴。
- 滟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石荦确:形容石头坚硬。
- 鼎鼐:古代的烹饪器具,比喻重要的位置或职务。
- 钓磻:钓鱼的石磴,这里指太公望钓鱼的地方。
翻译
六月酷热,天空中的云彩仿佛燃烧,形成了一幅奇特的景象。我读书时,舌头干裂,喉咙也干渴至极。西湖的水仙送来了一颗颗珍珠般的梅子,给我带来了数百颗。
这些梅子清凉冰冷,咬在齿间却嚼不碎,它们在玉池般的水中荡漾,波光粼粼。我问水仙这梅子是从何而来,她说是从孤山上的霜雪中,忽然破冰而出,露出了如冰玉般的美颜。
在严霜和雪虐之下,石头显得格外坚硬,而美人却在这寒冷中破冰而出,露出了她的美丽。相比之下,我在这炎热的夏日里,只能感受到酸楚和寒冷。
这些奇特的材料虽然晚成,但总有一天会被重用,竟然被安置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就像周朝的老将太公望,八十岁才被封侯,从钓鱼的石磴上崛起。
赏析
这首作品以六月的酷热为背景,通过对比酷暑与梅子的清凉,表达了作者对清凉之物的渴望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火云”、“舌烂喉吻乾”等,生动地描绘了酷暑的严酷和梅子的清凉。同时,通过比喻和典故,如“鼎鼐”和“太公望”,传达了对坚韧不拔、晚成大器的人生态度的肯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方一夔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送夏文度还钱唐 》 —— [ 明 ] 王洪
- 《 送夏力庸亲家自户郎请告归义安集杜 其一 》 —— [ 明 ] 黄锦
- 《 送夏国宝 》 —— [ 宋 ] 曾丰
- 《 浪淘沙 》 —— [ 明 ] 陈继儒
- 《 括滕王阁序用韵送夏见吾公祖年丈赍捧北上 》 —— [ 明 ] 霍与瑕
- 《 倾杯乐 · 次柳屯田韵八首,仙吕调,都城国庆 》 —— [ 清 ] 吴湖帆
- 《 绿意 戊申六月过罗浮,荷雨多池溢,花不透水,怅然拈此解 》 —— [ 清 ] 钱斐仲
- 《 夏杪同诸子泛舟泊渔于布席梅园既登落霞峰试开元泉夜过宝莲寺分赋 》 —— [ 明 ] 何吾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