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

深斋尝独处,讵肯厌秋声。 翠筱寒愈静,孤花晚更明。 每因逢石坐,多见抱书行。 入夜听疏杵,遥知耿此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深斋:幽深的书房。
  • 讵肯:岂肯。
  • 翠筱:翠绿的细竹。
  • 孤花:孤独的花朵。
  • 疏杵:稀疏的捣衣声。

翻译

在幽深的书房中独自静坐,岂会厌倦秋天的声音。翠绿的细竹在寒冷中更显静谧,孤独的花朵在傍晚时分更加明亮。每当遇到石头便坐下,常见有人抱着书行走。夜晚听到稀疏的捣衣声,远远地知道有人与我一样,怀揣着这份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秋日深斋中的所感所思。诗中,“深斋”、“翠筱”、“孤花”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通过“每因逢石坐,多见抱书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孤独生活的接受。结尾的“入夜听疏杵,遥知耿此情”则巧妙地将诗人的情感与外界的声音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深刻感受和对孤独情感的共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秋日孤独生活的独特感悟。

朱庆馀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