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张山人疾

· 李端
先生沈病意何如,蓬艾门前客转疏。 不见领徒过绛帐,唯闻与婢削丹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沈病:(chén bìng) 指重病。
  • 蓬艾:(péng ài) 指茅草,比喻简陋的居所。
  • 绛帐:(jiàng zhàng) 红色的帐幕,指讲学的地方。
  • 丹书:(dān shū) 指用朱砂书写的符咒或书信。

翻译

先生您病重了,现在感觉如何呢?您简陋的门前,访客已经变得稀少。 没有看到您像往常一样带领学生经过讲学的地方,只听说您和婢女一起削制朱砂书写的符咒。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一位名叫张山人的先生病重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诗中“沈病”一词直接点明了张山人的病情严重,而“蓬艾门前客转疏”则形象地描绘了因病而门庭冷落的景象。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往日讲学的繁忙与现今的静寂,以及与婢女削制丹书的细节,进一步加深了对张山人病情的担忧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切的关怀和不舍之情。

李端

李端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嘉祐从侄。少居庐山,师从名僧皎然学诗。大历五年中进士,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终官杭州司马。晚年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约卒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后数年。子李虞仲。据说李端曾在驸马郭暧筵上立成七律二首。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乔亿以为李端诗“思致弥清,径陌迥别,品第在卢允言、司空文明之上。”。传世作品有《李端诗集》三卷。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