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

· 李端
东城攀柳叶,柳叶低着草。 少壮莫轻年,轻年有衰老。 柳发遍川冈,登高堪断肠。 雨烟轻漠漠,何树近君乡。 赠君折杨柳,颜色岂能久。 上客莫沾巾,佳人正回首。 新柳送君行,古柳伤君情。 突兀临荒渡,婆娑出旧营。 隋家两岸尽,陶宅五株荣。 日暮偏愁望,春山有鸟声。
拼音

所属合集

#折杨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pān):攀折,折取。
  • (zhuó):接触,附着。
  • 轻年 (qīng nián):轻视岁月,不珍惜年轻时光。
  • 断肠 (duàn cháng):形容极度悲伤。
  • 雨烟 (yǔ yān):细雨和烟雾,形容景象朦胧。
  • 漠漠 (mò mò):形容烟雾弥漫,看不清楚的样子。
  • 君乡 (jūn xiāng):你的家乡。
  • 沾巾 (zhān jīn):泪水沾湿巾帕,形容哭泣。
  • 婆娑 (pó suō):形容树枝摇曳的样子。
  • 隋家 (suí jiā):指隋朝的遗迹。
  • 陶宅 (táo zhái):指陶渊明的故居。
  • 五株荣 (wǔ zhū róng):指五棵树茂盛。

翻译

在东城折取柳叶,柳叶低垂触及草地。 年轻人不要轻视岁月,轻视岁月终将衰老。 柳枝遍布山川,登高望远令人心碎。 细雨和烟雾朦胧,哪棵树靠近你的家乡? 赠你折下的杨柳,它的颜色怎能长久? 贵客不要哭泣,佳人正回头望你。 新柳送你远行,古柳伤你的心情。 突兀地立在荒凉的渡口,摇曳地从旧营地伸出。 隋朝的河岸已无人迹,陶渊明故居的五棵树依旧茂盛。 日暮时分特别愁望,春山中传来鸟儿的叫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柳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之情的深刻感慨。诗中,“柳叶”、“柳发”等词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诗人通过对柳树的描绘,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李端

李端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嘉祐从侄。少居庐山,师从名僧皎然学诗。大历五年中进士,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终官杭州司马。晚年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约卒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后数年。子李虞仲。据说李端曾在驸马郭暧筵上立成七律二首。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乔亿以为李端诗“思致弥清,径陌迥别,品第在卢允言、司空文明之上。”。传世作品有《李端诗集》三卷。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