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府书怀四十韵

· 杜甫
昔罢河西尉,初兴蓟北师。 不才名位晚,敢恨省郎迟。 扈圣崆峒日,端居滟滪时。 萍流仍汲引,樗散尚恩慈。 遂阻云台宿,常怀湛露诗。 翠华森远矣,白首飒凄其。 拙被林泉滞,生逢酒赋欺。 文园终寂寞,汉阁自磷缁。 病隔君臣议,惭纡德泽私。 扬镳惊主辱,拔剑拨年衰。 社稷经纶地,风云际会期。 血流纷在眼,涕洒乱交颐。 四渎楼船汎,中原鼓角悲。 贼壕连白翟,战瓦落丹墀。 先帝严灵寝,宗臣切受遗。 恒山犹突骑,辽海竞张旗。 田父嗟胶漆,行人避蒺藜。 总戎存大体,降将饰卑词。 楚贡何年绝,尧封旧俗疑。 长吁翻北寇,一望卷西夷。 不必陪玄圃,超然待具茨。 凶兵铸农器,讲殿辟书帷。 庙算高难测,天忧实在兹。 形容真潦倒,荅效莫支持。 使者分王命,群公各典司。 恐乖均赋敛,不似问疮痍。 万里烦供给,孤城最怨思。 绿林宁小患,云梦欲难追。 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 议堂犹集凤,正观是元龟。 处处喧飞檄,家家急竞锥。 萧车安不定,蜀使下何之。 钓濑疏坟籍,耕岩进弈棋。 地蒸馀破扇,冬煖更纤絺。 豺遘哀登楚,麟伤泣象尼。 衣冠迷适越,藻绘忆游睢。 赏月延秋桂,倾阳逐露葵。 大庭终反朴,京观且僵尸。 高枕虚眠昼,哀歌欲和谁。 南宫载勋业,凡百慎交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夔府:古代地名,今重庆市奉节县一带。
  • 河西尉:古代官职名,指河西地区的官员。
  • 蓟北师:指北方边疆的军队。
  • 扈圣:随从圣驾。
  • 崆峒:山名,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西。
  • 滟滪:即滟滪堆,长江三峡中的一块巨石。
  • 萍流: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樗散:比喻无用之物。
  • 云台:古代宫中的高台。
  • 翠华:指皇帝的车驾。
  • :形容风声。
  • 林泉:指隐居之地。
  • 酒赋:指饮酒作诗。
  • 文园:指文人聚集之地。
  • 汉阁:指汉代的藏书阁。
  • 磷缁:指书籍因年代久远而变得破旧。
  • 扬镳:指驱马前进。
  • 拨年:指时间的流逝。
  • 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 楼船:古代大型战船。
  • 白翟: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
  • 丹墀:古代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 先帝:指已故的皇帝。
  • 宗臣:指朝廷中的重要大臣。
  • 恒山:山名,位于今河北省。
  • 辽海:指辽东半岛附近的海域。
  • 田父:指农夫。
  • 胶漆:比喻关系亲密。
  • 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
  • 总戎:指统帅军队。
  • 楚贡:指楚国的贡品。
  • 尧封:指古代尧帝的封地。
  • 玄圃:传说中的仙境。
  • 具茨:山名,位于今河南省。
  • 庙算:指朝廷的计谋。
  • 荅效:指应对和效果。
  • 绿林:指山林中的盗贼。
  • 云梦:古代湖泊名,位于今湖北省。
  • 尝胆:比喻刻苦自励。
  • 察眉:指观察人的表情。
  • 集凤:比喻聚集贤才。
  • 元龟:古代用于占卜的大龟。
  • 飞檄:指快速传递的文书。
  • 竞锥:比喻争斗激烈。
  • 萧车:指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
  • 钓濑:指钓鱼的溪流。
  • 耕岩:指在山岩上耕作。
  • 弈棋:下棋。
  • 纤絺:细葛布。
  • 豺遘:指遭遇豺狼。
  • 登楚:指登上楚国的土地。
  • 麟伤:比喻贤人遭遇不幸。
  • 象尼:指古代的贤人。
  • 适越:指前往越国。
  • 游睢:指游览睢水。
  • 倾阳:指向阳。
  • 露葵:一种植物。
  • 大庭:指朝廷。
  • 京观:指京城的景象。
  • 僵尸:指死而不朽的人。
  • 南宫:指朝廷。
  • 凡百:指一切。
  • 交绥:指和解。

翻译

昔日我辞去了河西尉的职务,初次兴起北方的军队。我的才华和名声都来得晚,怎敢怨恨升迁的迟缓。我曾随从圣驾到崆峒山,也曾闲居在滟滪堆旁。我的生活像浮萍一样漂泊,像樗木一样无用却仍受恩慈。我曾阻隔在云台之上,常怀湛露之诗。皇帝的车驾已远去,我白发苍苍,风声凄凉。我拙于隐居山林,生活被酒和诗所欺骗。文人聚集之地终将寂寞,汉代的藏书阁也自破旧。我的病使我与君臣的议事隔绝,我因私人的德泽而感到惭愧。我驱马前进,惊觉主上的耻辱,拔剑却感年岁已衰。社稷是经纶之地,风云际会的时期。血流如注,泪水横流。四条大河上的楼船漂浮,中原的鼓角悲鸣。贼人的壕沟连着白翟之地,战瓦落在红色的台阶上。先帝的灵寝严肃,宗臣们忠诚地接受遗命。恒山仍有突骑,辽海上的旗帜竞相飘扬。农夫感叹胶漆般的亲密关系,行人避开蒺藜。总戎保持大体,降将用卑微的言辞装饰。楚国的贡品何时断绝,尧帝的封地旧俗令人疑惑。长叹翻越北方的敌人,一望卷起西方的夷人。不必陪玄圃,超然待具茨。凶猛的兵器铸成农具,讲殿开辟书帷。朝廷的计谋高深难测,天忧实在于此。形容真是潦倒,应对和效果莫支持。使者分担王命,群公各自掌管职司。恐乖均赋敛,不似问疮痍。万里烦供给,孤城最怨思。绿林岂是小患,云梦欲难追。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议堂仍集凤,正观是元龟。处处喧飞檄,家家急竞锥。萧车安不定,蜀使下何之。钓濑疏坟籍,耕岩进弈棋。地蒸馀破扇,冬煖更纤絺。豺遘哀登楚,麟伤泣象尼。衣冠迷适越,藻绘忆游睢。赏月延秋桂,倾阳逐露葵。大庭终反朴,京观且僵尸。高枕虚眠昼,哀歌欲和谁。南宫载勋业,凡百慎交绥。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府时期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杜甫以自己的经历为线索,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观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人的语言凝重,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交织描写,展现了一幅动荡时代的画卷。诗中的意象丰富,如“翠华森远矣”、“血流纷在眼”等,都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时代的深刻认识。整首诗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抒发,也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杜甫作为诗人的高尚情怀和深邃思考。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