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棹

· 杜甫
宿昔试安命,自私犹畏天。 劳生系一物,为客费多年。 衡岳江湖大,蒸池疫疠偏。 散才婴薄俗,有迹负前贤。 巾拂那关眼,瓶罍易满船。 火云滋垢腻,冻雨裛沈绵。 强饭莼添滑,端居茗续煎。 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巅。 顺浪翻堪倚,回帆又省牵。 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 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 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 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 篙师烦尔送,朱夏及寒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回棹:返回的船。
  • 宿昔:往日,过去。
  • 试安命:尝试安于命运。
  • 自私:个人私心。
  • 劳生:辛劳的生活。
  • 衡岳:指南岳衡山。
  • 蒸池:指衡山下的蒸湘池。
  • 疫疠:瘟疫。
  • 散才:散漫的才能。
  • :触犯。
  • 薄俗:浅薄的习俗。
  • 有迹:有所作为。
  • 负前贤:辜负了前人的期望。
  • 巾拂:指日常琐事。
  • 瓶罍:盛酒的器具。
  • 火云:夏日的热云。
  • 滋垢腻:增加污垢。
  • 冻雨:寒冷的雨。
  • :湿润。
  • 沈绵:深沉的绵绵细雨。
  • 强饭:勉强吃饭。
  • :一种水草,可食用。
  • 端居:安居。
  • :茶。
  • 清思:清新的思绪。
  • 凉忆:凉爽的回忆。
  • 顺浪:顺着波浪。
  • 回帆:返回的帆。
  • 省牵:省去牵引的麻烦。
  • 吾家碑:指杜甫家族的碑文。
  • 不昧:不消失。
  • 王氏井:指王羲之的井,此处泛指古迹。
  • 几杖:指老年人的拐杖。
  • 衰齿:衰老的牙齿。
  • 茅茨:茅草屋顶。
  • 短椽:短小的屋椽。
  • 灌园:浇灌园子。
  • 取适:寻求舒适。
  • 游寺:游览寺庙。
  • 终焉:结束于此。
  • 遂性:顺从本性。
  • 渔父:渔夫。
  • 成名:成就名声。
  • 鲁连:鲁国的贤人。
  • 篙师:撑船的人。
  • 朱夏:炎热的夏天。
  • 寒泉:清凉的泉水。

翻译

往日我尝试安于命运,个人私心仍敬畏天命。 辛劳的生活系于一物,作为客人耗费多年。 衡山与江湖广阔,蒸湘池却瘟疫频发。 我这散漫的才能触犯了浅薄的习俗,有所作为却辜负了前人的期望。 日常琐事哪能入眼,酒瓶易满船舱。 夏日的热云增加污垢,寒冷的雨湿润了深沉的绵绵细雨。 勉强吃饭,莼菜添滑,安居时茶水续煎。 清新的思绪在汉水上,凉爽的回忆在岘山巅。 顺着波浪翻滚,返回的帆省去了牵引的麻烦。 我家族的碑文不消失,王羲之的井依然存在。 拐杖将伴随衰老的牙齿,茅草屋顶寄托在短小的屋椽上。 浇灌园子曾寻求舒适,游览寺庙可结束于此。 顺从本性如同渔夫,成就名声却不同于鲁国的贤人。 请撑船的人麻烦你送我,从炎热的夏天到清凉的泉水。

赏析

这首作品是杜甫晚年的抒怀之作,通过对往昔与现今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宿昔试安命”与“劳生系一物”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和对生活的执着。而“衡岳江湖大”与“蒸池疫疠偏”则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广阔与人文环境的艰难。诗末,“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展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的淡漠,体现了杜甫晚年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超脱态度。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