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庙

· 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遗庙:指武侯庙,即纪念诸葛亮的庙宇。
  • 丹青:指庙宇内的壁画或彩绘。
  • 空山:人迹罕至的山。
  • 辞后主:指诸葛亮辞别刘备的儿子刘禅,即蜀汉后主。
  • 不复卧南阳:不再回南阳隐居。诸葛亮曾在南阳隐居,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

翻译

武侯庙里的壁画已斑驳脱落,空旷的山中草木茂盛生长。 仿佛还能听到诸葛亮辞别后主的声音,他再也没有回到南阳隐居。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武侯庙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忠诚与牺牲精神的缅怀。诗中“遗庙丹青落”一句,既描绘了庙宇的破败,也隐喻了诸葛亮的功业已成过去。后两句则通过想象,再现了诸葛亮辞别后主的情景,以及他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不再回南阳享受隐居生活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深切敬仰和无尽怀念。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