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小园

不斗门馆华,不斗林园大。 但斗为主人,一坐十馀载。 回看甲乙第,列在都城内。 素垣夹朱门,蔼蔼遥相对。 主人安在哉,富贵去不回。 池乃为鱼凿,林乃为禽栽。 何如小园主,拄杖闲即来。 亲宾有时会,琴酒连夜开。 以此聊自足,不羡大池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比拼,竞争。
  • 门馆:指官宦人家的宅邸。
  • 林园:园林。
  • 甲乙第:指高官显贵的府邸。
  • 素垣:白色的围墙。
  • 朱门:红色的门,常指富贵人家。
  • 蔼蔼:形容景象繁荣。
  • 池乃为鱼凿:池塘是为了养鱼而挖掘的。
  • 林乃为禽栽:树林是为了养鸟而种植的。
  • 拄杖:手持拐杖,形容悠闲自在。
  • 亲宾:亲戚和朋友。
  • 琴酒:弹琴饮酒,指文雅的娱乐。

翻译

不与他人比拼宅邸的豪华,也不与他人比拼园林的广大。 只比拼作为主人的我,一坐就是十多年。 回头看看那些高官显贵的府邸,都列在都城之内。 白色的围墙夹着红色的门,繁荣的景象遥遥相对。 那些主人现在在哪里呢?富贵已经离去不再回来。 池塘是为了养鱼而挖掘的,树林是为了养鸟而种植的。 我何不像小园的主人那样,悠闲地拄着拐杖随时来去。 亲戚朋友有时聚会,弹琴饮酒连夜欢庆。 以此自足,不羡慕那些大池塘和大宅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富贵荣华的淡漠。诗中,白居易通过对比自己与那些拥有豪华宅邸和广大园林的富贵人家,强调了自己作为主人的满足感和对悠闲生活的珍视。他不羡慕外在的繁华,而是享受与亲友的相聚和简单的娱乐。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和精神富足的追求,反映了其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哲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