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

烟景澹濛濛,池边微有风。 觉寒蛬近壁,知瞑鹤归笼。 长貌随年改,衰情与物同。 夜来霜厚薄,梨叶半低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烟景:指秋天傍晚的景色,因雾气朦胧而显得模糊不清。
  • 澹濛濛:形容景色朦胧不清的样子。
  • (qióng):蟋蟀。
  • :傍晚。

翻译

秋天的傍晚,景色朦胧不清,池边微微有些风。 感觉到寒冷的蟋蟀靠近墙壁,知道傍晚的鹤儿已经归巢。 人的容貌随着年岁改变,衰老的心情与万物相同。 夜晚的霜降厚薄不一,梨叶半边染上了红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的静谧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衰老的感慨。诗中“烟景澛濛濛”和“池边微有风”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朦胧美,而“觉寒蛬近壁,知瞑鹤归笼”则通过动物的行为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后两句“长貌随年改,衰情与物同。夜来霜厚薄,梨叶半低红”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衰老的无奈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展现了白居易诗歌中常见的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