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阮

· 杜甫
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 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 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 衰年关鬲冷,味煖并无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隐者:隐居的人。
  • 柴门:用树枝编扎的简陋的门,常指隐者居所。
  • 畦蔬:田间种植的蔬菜。
  • :房屋。
  • 盈筐:装满筐子。
  • 承露薤:指薤菜,一种蔬菜,此处形容薤菜上挂着露水。
  • 致书求:通过书信请求。
  • 束比青刍色:捆扎起来像青草一样。
  • 圆齐玉箸头:形状整齐,像玉制的筷子头。
  • 衰年:老年。
  • 关鬲冷:关鬲,指胸腹之间,此处形容身体感觉冷。
  • 味煖:味道温暖。

翻译

隐居的人住在柴门之内,秋天的田间蔬菜环绕着他的房屋。 满筐的薤菜挂着露水,不需要通过书信请求就能得到。 捆扎起来的蔬菜颜色像青草,形状整齐如同玉制的筷子头。 在老年时,胸腹间感觉冷,但这些蔬菜的味道温暖,让人无忧无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秋日的生活场景,通过简单的日常细节展现了隐者的宁静与自足。诗中“盈筐承露薤”一句,既表现了田园生活的丰饶,也体现了隐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末句“味煖并无忧”则传达出隐者对生活的满足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反映了杜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